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站在海拔3988米的草坪中间,举目四望,我们可以发现帕母岭的四周都是峡谷,对面都是群山,所有的山岭都向着帕母岭风景区。向东望,高尔寺山脉向南北伸展;往西看,剪子湾山脉向南蜿蜒。在未下雪时,环绕帕母岭的群山郁郁葱葱,恰似分作两队跳锅庄舞的康巴汉子:雪后初晴,银白色的群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犹如一群天鹅在帕母岭周围跳圆舞曲。若是雾天,云雾时而遮掩群山,呈现一片浩渺的海涛;云雾时而退到山谷,露出群山的峰巅,稍矮的山头偶露峥嵘,象大海中的礁石一样,时隐时现,十分美妙。有时峡谷中的云雾涌到帕母岭,把站在草坪上的游客淹没,看得见却抓不住的淡雾,使人感到进入了梦幼般的世界。
从帕母岭草坪东行1200米左右到一座叫来布岭的宝山。宝山上是远眺贡嘎山、大炮山的好地方。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眺望贡嘎山、大炮山象牧牛姑娘精心雕塑的酥油圣晶,洁白耀眼,山顶上还冒出袅袅炊烟般的雾气,欲出远门的游客们见到此景,无不感到幸运之神即将降临。淡云缥缈,白雾缭绕,贡嘎山、大炮山朦朦胧胧,有点阿拉伯妇女罩上面纱的神秘感。若是天阴云厚,贡嘎山、大炮山则象羞涩的藏族小姑娘,总是躲在妈妈身后不愿露出真容,贡嘎山脉、大炮山脉的奇景只能靠游客自己去猜想。
者戈沿小土山,这里是观日出的好地方。每当晴天的清晨,您等候在这里,往东注目,躲在高尔寺那边的太阳,象一个大铜盘,不紧不忙地跃出云海,进而霞光万道,照得东边的天都是红的,映到自己身上,深感充满青春的生机与活力。
甲日山岗。站在山岗上的经幡周围是观云海和佛光的圣地。一年四季,只要有云雾象海潮一样涌向帕母岭,在太阳初出时便容易见到佛光。当一个个大小不等的五彩光环或远或近地呈映在你的眼前时,你可尽情的欢跳,反正你怎样表演,光环中便显现你怎样的倩影,令人在大自然中获得难以言状的奇妙感,陶醉不已。
从帕母岭草坪出发沿乃日山、大鹏山山腰弯弯曲曲的小路转山,令人感到悠雅宁静,象进入桃花源一样,闹市中的繁杂与烦恼退得干干净净。花的海洋,花的世界,把帕母岭打扮得花枝招展: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白的象雪,红的似火,把乃日山、大鹏山装点得格外妖娆。5公里长的曲径两旁全是花树,使人难以远看,在花树夹道中甚至难以看清天空。山中的野猪、黑熊、獐子、鹿子富有几分野性,猴群光临更觉奇异。尤其令人高兴的是,沿途花尾鸡、松鸡、画眉等小鸟和小松鼠。蹦蹦跳跳地奔向游客,若你撒下大米、小麦、青稞、葵花子等食物,它们会津津有味地啄个不停。在缺吃的冬日,它们还会跳到人们的手上、肩上来觅食,与人和睦相处、亲热得不得了,使人们一下子领略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帕母岭阴山,大家可以发现自半山腰至山脚,阳山(南坡)从山顶至山脚,到处长着奇形怪状的青杠树(橡树),有的低矮伏地如灌木,还长着许多刺:有的高大如松如杉,披挂的木绒须如轻纱般随风飘动。青杠林中盛产香气扑鼻、味道鲜美的松茸,每年七八九月帕母岭周围的农牧民或早出晚归,或举家住在山上,采挖松茸。他们把松茸作为圣山赐予的宝物,或鲜品、或盐渍、或冰冻出口到日本等国和香港地区。每年松茸季节人们从帕母岭传来的欢歌中不难听出丰收的喜悦。如果游客带上红烧猪肉罐头与在转山时从林间小道两旁随意采挖的玉雕般的松茸一起红烧,闻其香气令人垂涎三尺,吃下这山珍,更觉一年到头口中都回味着松茸的香味。
从罗戈生都沿崎岭小道缓缓上行,上到帕母岭的半山腰,眼前一股从岩缝中浸出来的山泉,其味甘甜,一年四季十分清爽,永远静静地流淌。据说,泉水含有微量的锶、钡等稀有元素,饮用之后对人体很有益处。附近村里人办亲事,还要专门上山背回圣洁的泉水为新郎新娘洗理,洁身之后可白头偕老。逢年过节,背回圣水,洒到灶房、屋顶、院坝,以消灾求福。再往上,透过丛林能望得见帕母岭时,又有一股清泉,其味与山腰的相同。此清泉下方有一股含铁离子特别高的泉水从岩石中溢出,在山中修行之人,用此水熬茶煮饭,成天直接饮用铁泉水,消除疾病,延年益寿。翻过帕母岭到北坡,沿林荫小径走2公里左右,还有一股泉水,饮之沁人心脾,传说此泉流出的是母猪神的乳汁,许多教徒到这里来“受洗”,随手舀上碗泉水庄重地从头顶淋下,一直爽快到脚心,充满愉悦。若将几股清泉开发出来,日产不少于100吨。若在100吨清泉水中勾兑1吨铁泉水,不仅清心养神,还有难得的药用功能。
沿着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行走2——5公里左右,再沿小道上行500米,去桠口小平坝,大家可以发现坝中经幡围成了一个八角亭,就让我们在此稍作休息后沿山路到山顶,就是象倒置的心脏一样的乃日山巅。相传此山原为众魔九兄之一盘据,为非作歹,莲花僧到此制服恶魔,促其改恶从善,后来修成正果,被封为金刚护法神,所居之山便叫乃日(神山)。乃日是一座充满神奇的山,山中之石差不多都有神奇的故事。
传说大炮山、贡嘎山与乃日山十分友好,山神象走亲戚一样相互往来,互赠礼物。一次,大炮山的山神赠送一包茶叶和一腿羊肉给乃日山神,乃日山神舍不得食用,陈列起来,久而久之,茶叶、羊肉变成了两块石头,至今仍屹立在山桠到乃日山顶的山路旁边。
乃日山顶有块修炼石。相传为9世纪中叶僧人拉龙巴杰多吉 (桑吉银钦)在西藏杀了禁教的郎达玛赞普后,来到乃日修行,他每天躺在石板上修行,睁眼凝视太阳,看见天空呈现60个光环,每个光环中都是一尊佛,他的视力却未因强烈的阳光照射而受到影响,天长日久,他修行的石板便象庙里磕长头的石板一样,磨出了很深的槽子,可见其修炼的功夫之深,于是人们称此石为“修炼的灵气,一方面接受阳光沐浴,其乐融融。
山中还有六个石门,“中阴”为光明圣门、法尔圣门、中阴圣门,“中有”为四生圣门、梦幻圣门、禅定圣门。从乃日山顶经南坡下山行800米左右便是禅定圣门,据说此石门可检测人之善恶,善者可较为容易地钻进此门,恶者会被夹于门,表示忏悔之后才会放行。一次,一个土司的妾来朝乃日山,由于平时作恶多,刚钻进石门便被夹住,多方挣扎亦不得过,随员手来斧头乱砍石门,砍得人们听到猪声咆哮,石中流出鲜血,土司之妾仍未被解脱。无奈,土司之妾只得如实交代了自己的恶行,并表示将 100驮茶叶运到西藏的调中去还愿,当随员下山准备好100驮贡品来到乃日山下,在乃日山顶看到马头到了,才将被夹了13天的土司妾放行。至今乃日山下的小村仍名叫“单谷子”,即马头村。
乃日山中还有金刚亥母石、猪头石、宝壶芦石、僧人脚印手印石等等,举不胜举,仁者不仁,智者见智。
相传莲花僧的弟子毗卢扎那、印度僧人旦巴桑吉、松嘎拉等都到帕母岭一带传过教,那时的山名还不叫帕母岭,也没有修筑庙宇。后来,一位叫多吉帕母的僧人在此山中修行,修成了正果。一日,多吉帕母变着一头牦牛大的黑猪在山中修造六圣门,被山民看见,于是称之为金刚亥母,此山得名帕母岭。五世嘎举巴的一位名叫志钦冲龙热巴的弟子到帕母岭修庙传教,先选址在牙嘎山的一个小平坝里,修了便垮。垮了又修,反复多次皆不成功。一日,劳累的志钦冲龙热巴睡午觉醒来,发现自己的糌巴口袋不见了,便沿着撒落的糌粑落迹印寻找,一直找到帕母岭,才知是一头野猪把糌巴口袋叨到了帕母岭山上的一个草坪里,并在草坪上绕了一圈,志钦冲龙热巴顿悟出金刚亥母显灵,是修寺的庙址。于是在此修庙,并称之为胜乐坛缄圣地。从此,道孚、乾宁、康定、九龙、雅江县等木雅地区转山朝拜的香客络绎不绝,寺中终日香烟缭绕、酥油灯明明亮亮。此庙至今已900多年。寺中而今收藏着《佛经》103卷、《佛经注释本》200多卷和长7米宽5米的巨幅唐卡画,塑有300尊佛和菩萨。寺中还收藏有释迦牟尼、大日如来、白度母、金刚、长寿佛等紫铜塑像。相传很久很久之前一位猎人上山打猎,打到一头母鹿,见母鹿居然长着象鹰头一样的独角,以为离奇,便将它贡献给丁寺庙,寺中精心收藏,尽管因寺庙变故连收藏的具体时间已无从查考,母鹿角却保存十分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