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德格县位于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境,青藏高原东南缘,金沙江东岸,隶属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邻甘孜县,南连白玉县,西与西藏江达县隔金沙江相望,北与石渠县接壤,是西进西藏,北入青海的主要交通枢纽,属藏区最有影响的县之一。
德格县
德格县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河流以雀儿山为分水岭,形成东部的雅砻江水系和西部的金沙江水系。金沙江干流德格境内流程156千米,流域面积4800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2.4亿立方千米,水能蕴藏量119万千瓦,支流水能蕴藏量33.6万千瓦。雅砻江干流德格境内流程165千米,流域面积6500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5.8亿立方千米,水能蕴藏量45万千瓦,支流水能蕴藏量23.7万千瓦。金沙江、雅砻江德格段及其支流水能理论蕴藏总量为224.9万千瓦。
境内野生动物、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共17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唇鹿、豹、金雕等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水獭、林麝等32种。
德格县现有森林面积86.6l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1516.1万立方米,树种以杉木为主,间以柏树、白桦。境内中藏药野生植物药村主要有冬虫夏草、贝母、知母、大黄、红景天、雪莲花、秦艽、川木香、羌活、藏木香、高山党参等500余种。其中八坞虫草、玉隆大黄驰名中外。
德格县旅游景点
格萨尔王故里——阿须草原
阿须草原位居德格县东北部,距离德格县城230公里,距离马尼干戈120公里,海拔4000米左右,连接竹庆、浪多等地,总面积达八万五千多公顷。整个阿须草原山清水秀,地表坦荡,远处山峦环绕,著名的雅砻江穿流而过。
去阿须草原,途中要经过竹庆。在雪山白云下,坐落着雄伟壮美的竹庆寺庙,这里就是格萨尔藏戏的发祥地。沿竹庆上行约2公里,崇岭之间有一平台,相传是格萨尔王祭祀天神的地方,至今经幡飘舞不绝。过了竹庆,约行数公里,到名叫“三岔河”的岔路口,便是与石渠县的分路口,右行就进入阿须草原腹地。沿公路行进,可以陆续看见置于路旁的宁玛派祖寺协庆寺和位于浪多的冲通寺。过浪多,逆雅砻江而上,伴着滔滔江水,约行进14公里,就到了格萨尔王诞生地及格萨尔王纪念堂的地方——阿须,这里也是阿须乡所在地。
卡松渡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
德格县卡松渡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距县城63公里。沿途可观赏四川、西藏相连的金沙江大桥,逆金沙江而上,两岸奇峰异景,让人流连忘返。
卡松渡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冰川横陈、山峦逶迤,林莽纵横,三沟六瀑十二溪,风光旖旎,美境如画。俯瞰之,一片苍莽,波澜起伏,就象绿色的海洋一望无际。林海中,川西云杉直插云端,松柏古木盘根虬枝,势透泼墨山水之神韵,却更见“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之精巧,一派茂盛苍翠。这里不仅森林植被丰富,局部温湿气候也是各类动物繁衍生息的理想场所。
卡松渡自然生态旅游风景区,犹如一幅神奇的画卷,一片神奇的土地。她屹立于长江源头,吸吮长江源头的清泉,没有遭受任何污染和破坏,保持着她原始自然生态植被,可以称她是“长江上游第一村”。
新路海雀儿山
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巨鸟羽翼。处于德格中部地区,把德格一分为二,东部为纯牧业地区,西部为金沙江沿岸的半农半牧区。也是德格县的分水岭,众多河流以山为界,呈梳状或树枝状分布,分别流入金沙江和雅砻江。
雀儿山属沙鲁里山脉北段,地势呈西北——东南走向,是典型的冰川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座,最高峰绒麦俄扎,海拔6168米,终年积雪不化,是四川省第四高峰。雀儿山下的新路海风景区在川藏公路之侧,距德格县城100公里,海拔4040米。新路海平均深度10米,最深处15米,是甘孜州著名的冰蚀湖。水源由雀儿山冰川和积雪消融供给,湖尾流出的溪流为措曲河源头之一。新路海藏语各玉龙拉措,意为“倾心之湖”,相传格萨尔王传的爱妃珠牡来到湖边,被秀丽的湖光山色和幽静的环境所吸引,绯徊湖边流连忘返。后人为了纪念珠牡,取名“玉龙拉错”。玉龙拉错及周围生态原始、完整、晶莹的冰川从海拔五千米的粒雪直泻湖滨草原,极为壮观。湖泊周围由高原云杉、冷杉、柏树、杜鹃树和草甸环绕。蓝天白云,雪峰皑皑,冰川闪烁,青山融融,绿草茵茵,波光粼粼。湖岸珍禽异兽出没,湖中野鸭成群,鱼儿游弋,夏秋季节,山花烂熳,争芳斗艳,真可谓世间仙境。
多瀑沟
多瀑沟系占地面积1112平方公里的生态峡谷地带,辖岳巴、达马、普马三个行政乡,西南边缘地带与白玉县接壤。整体外形有如浓绿厚重的叶片依附在多加木神山之中。延伸30余公里的麦曲河生态峡谷仿佛是幽深的叶柄。沿叶柄逆行而上,一路青山依依、溪水淙淙,林海莽莽,松柏灌丛苍萃欲滴,清凉之气使人忘却人间烦恼。夏季,点缀其间的杜鹃、桃梅馥郁飘香,秋季层林点染,泼墨出红、黄、绿交织的斑斓图景。洒满一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浓浓古意。
进入多加木神山犹如误入美景博览园,叫人目不暇接。千姿百态的山峦、怪石、古树,让人浮想联翩。山峰之间云雾弥漫,如织如幻,传说中的“时光隧道”赋予了多瀑沟几多的飘渺幽远。移步可见的大小湖泊,像琥珀弥散其间,湖色随太阳照映,色泽变幻无穷,忽如跳跃的火海,忽如缤纷的棱镜,静时碧绿透明,各色锦鳞游弋湖边,动处云蒸气腾。其中有处最大湖泊,名谓江海。传说,在每年农历7月10日左右,所有飞禽将聚于此,并争相俯冲,海底寻觅神山赐予的圣食。夏季这里还是花的海洋,构织成神山颈子上的七色念珠。而多加木神山顶端则是叶片的叶尖,多加木神山用整个叶片似的身体荷载袒护着麦宿地区所有生灵的生息繁衍。而叶尖——即神山之顶则像忠诚的卫士守卫着这片古老的净土。
甲察城堡遗址
甲察城堡位于龚垭乡拉翁通村丫口处的山梁上,城堡与古时中岭部落遗迹相连,三面环一面临的龚垭寺庙就建在甲察城堡遗址上。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岭国所辖地区分上岭国、中岭国、下岭国三部分,现龚垭所在地为当时中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格萨尔王统一岭国后,派遗其同父异母的哥哥甲察镇守龚垭一带,直到公元1406年被德格土司家族取代为止。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继“丝绸之路”后的又一条贸易通商古道,德格是茶马古道“康北线”的重要线路组成段。康北茶马古道晚于茶马南线,开通于清朝康熙年间、起自四川雅安、至康定(即折多),往乾宁(即八美)、道孚、甘孜、到德格、过同普(即江达、昌都,进入拉萨)。
春秋时期石棺墓群景观
走进德格,除了众多的自然景观,还有数量众多的人文景物。从县城沿色曲河下行的30多公里,在龚垭乡喇格村的半山腰上,有一处石棺墓群。此石棺墓群历史悠久,充满神秘和疑问,据考证,石棺墓群形成于春秋至西汉时期。
古墓群占地约一平方公里,有几百座之多。各墓之间的间距也有考究,排列整齐,方向均头西脚东,墓长2米左右,短的仅为1.4米,宽为45厘米的条穴土坑里,土坑上均覆以石板。在墓群中曾发掘出少量的砂墨陶罐及古瓦片、砂陶片。这些古物可让你领悟远古部族人群生产、生活及风俗文化概貌。在部族葬俗文化的佐证中,你可以过一把考古的瘾。
德格八邦寺
康巴古建筑典范,康巴民族绘画艺术之乡。德格八帮寺,距县城108公里。这里山峦峰回,远离尘嚣,森林茂密,幽静宜人。八邦寺是噶举派红帽系祖寺。寺庙坐落在八帮乡政府侧边,座北朝南,是一幢大型四合院式整体古建筑。始建于1179年,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寺庙建筑主要由殿堂,转经廊、藏经阁、僧塔等几部分组成,布局空间富于变化,层次井然,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寺庙还设有印经院一所,佛学院一所,静修院三所,寺存佛学、诗明、天文、历算、法学等著述林林,收藏丰富。
八帮寺集康巴寺院建筑特色与民俗建筑特色于一体,融藏族绘画与雕塑于一身,看上去古朴庄重,高大雄伟。其主殿雄奇壮观、金碧辉煌、傲立苍穹,四周宅院星罗棋布,经幡交织其间,褐红色高大的主建筑,与四周白色宅院,错落参差,显露出一派佛教圣地的肃穆超然。
木香:为多年生草本,高1.5~2m,主根粗大。茎被稀疏短柔毛。茎生叶有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长三角形,长30~100cm,宽15~30cm,基部心形,下延成不规贝勺分裂的翅状,边缘不规则倾波状或浅裂并具稀疏的刺,两面有短毛;茎生叶基部翼状抱茎。
酥油茶:在西藏,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
丹巴猪膘:过冬至节后杀猪,去头蹄、去内脏,将整头猪一剖为二,放至大锅内,让沸水浸泡,再加温,待水重开,捞出,置大筐或木板,放置楼顶冻一夜,其夜有霜最好,然后挂不见亮光、透风的屋内。吃时,割下或煮或煎,油香溢口,肥而不腻。
九龙花椒:九龙花椒粒大肉厚,油润色鲜。因其香醇可口久负盛名,其中又以“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等更出名。九龙乃渠所产花椒又名“贡椒”,原先曾为宫庭御厨调味必备品。
白菌:产于海拔4200公尺以上的少数地方。生于草丛时呈金黄色,晒干即为白色。白菌盖小肉厚柄短、气味清香,曾作为“贡品”专奉清庭。白菌内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又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营养价值很高。
川藏公路(国道317线)东西横穿县境。有省道马(马尼干戈)石(石渠)公路,经县境东部1区3乡。有区乡公路6条,林区公路8条,总长275km。
德格县就近火车站
泸沽火车站位于甘孜州九龙县境内,九龙县境内两条主干线公路直通南北,营九路北通康定与318国道线相连,九江路经凉山州冕宁县,在泸沽火车站与成昆铁路路相接,全线长235公里,是甘孜州距铁路最近的县。泸沽火车站是主要的客运中转站,提供乘车服务,货运配发等。
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每天早晨、中午有3班发往康定的客车,在康定转乘到德格的客车,每日一次,早上7:00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