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新龙县藏语称“梁茹”,意为林间的河谷;连接南北,地势北高南低。最高点为北部卡瓦洛日雪山,海拨5992米,最低点为南部孜拖西,海拨2760米。县境以北甘(孜)新(龙)公路经100公里与国道317线相连;县境以南理(塘)新(龙)路经186公里,雅(江)新(龙)路116公里与国道318线相连,随着通县油路的建设完工,新龙成为连接国道317线、318线的桥梁、贯穿甘孜州南北两路的大通道。
新龙文化悠远,古朴厚道,手抄《甘珠尔》孤本;格萨尔征战头盔;谷日石棺墓葬;藏式伸臂桥;贡布郎吉(布鲁曼)遗址;独特的新龙锅庄;康巴汉子的红发辨,无不体现藏文化的灿烂。
环境
处川西北丘状高原山区,属沙鲁里山北段,北部最高点卡洼洛日,海拔5992米,南部最低点子拖西乡雅砻江河谷,海拔2760米。县境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呈宽阔圆滑的山原地貌。高原面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全境由高山峡谷、高山低谷、高原低山丘陵、现代冰川冰蚀地貌组成。雅砻江北入南出,西纳阿色曲、霍曲、通宵河及热衣曲,东有仁达等水注入。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4°C,1月平均气温-3.5°C,7月平均气温15.1°C。年降水量603.5毫米,年均日照2160.8小时,无霜期115天。垂直气候变化显著。
历史
元至元十年
古为白狼国地。隋属附国。唐、宁属叶蕃。元至元十年(1273)封“瞻对本冲”,为瞻对第一代土司。至元二十五年(1288),置喇马儿刚等处招讨司。明洪武六年(1373),册封上、下瞻对5土司。洪武七年(1374),设沙可万户府和兆日千户所。清康熙四十年(1701),置喇滚安抚司。雍正六年(1728)至乾隆十年(1745),先后分授上、中瞻为长官司、下瞻对安抚司,故称“三瞻”。道光二十八年(1848),中瞻波日。工布朗结控制全瞻对。
同治四年
同治四年(1865)起成为西藏在川所辖达船46年之“飞地”。宣统三年(1911),置瞻对设治委员。民国五年(1916),置瞻化县。1936年5月,红军经瞻化,成立了瞻化县博巴政府和雄龙西、尤拉西、甲拉西等待1个乡博巴政府。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辖4区、1镇、23乡。县治如龙镇,距州府康定产75公里,离省会成都841公里。
传元代时
传元代时,当地一大德高僧喜绕降泽带上一支铁矛见元世祖,当众把铁矛挽成一块铁疙瘩。元世祖封他为土司,称之瞻堆(藏语音为铁疙瘩)土司。所以新龙县在那时得名瞻堆。明洪武六年(以元1373年)封当地头人五土司,分上、中、下瞻堆。解放后,于1951年以县城地形如龙头,藏语昔称“主母龙”(意为雌龙),解放后改称“主沙主”(意为新龙),赋“龙获新生”之意,故更名新龙县。
艺术
新龙文化悠远,古朴厚道,手抄《甘珠尔》孤本;格萨尔征战头盔;谷日石棺墓葬;藏式伸臂桥;贡布郎吉(布鲁曼)遗址;独特的新龙锅庄;康巴汉子的红发辨,无不体现藏文化的灿烂。
新龙县旅游景点
洛日雪山
新龙旅游资源富集,风光秀美,洛日雪山峥嵘壮观,雅砻江大峡谷绮丽神秘;拉日马草原宽广美丽;雄龙扎呷天人合一;措卡瑶池宁静如画;格日溶洞深邃奇险;皮擦秋日多姿多彩。内有雄龙西神山集野生动植物与宗教文化于一体的人文景观、格日沟千姿百态、奇形怪异的溶洞风光,拉日马那一望无际,尤如绿色海洋的天然草场,终年冰封白雪皑皑的日巴雪山等等,无不使你留恋忘返,心旷神怡。
雅砻江大峡谷风景区
家喻户晓的雅砻江是新龙县的主要河流,其流经地形成有名的雅砻江大峡谷。此江发源于青海省与四川交界的玉树州境内,流经石渠、甘孜、新龙,南出雅江县,在新龙境内流长175公里,最后汇合于金沙江进入长江。年平均水量25.57亿立方米,水能资源极其丰富。
日巴觉姆寺
日巴觉姆寺是一座不大的觉姆(尼姑)寺庙,建于200多年前,是宁玛派寺庙。
圣山
日巴乡的大峡谷左边,有一座高高的雪山叫卡洼洛日大雪山,它是新龙县最高的圣山,海拔有5995米,终年积雪,与佛经中记载的卡瓦罗守护神同名。在这个地区,如果谁家有灾难,或为避免灾难,祈求福祉,都会到此山上来转山,据说转一圈就相当于念一年的平安经或消灾经。此山山顶是现代冰川发育而成,就像给此神山戴了一顶圣冠,在太阳下闪闪发光。
益西寺
益西寺是一个爱国爱教的寺庙,1936年红军长征途经新龙,一个师部就驻扎在益西寺,红军的爱护行为僧侣为之感动,主动筹集粮款,收养红军伤员,帮助红军度难关。1986年政府拨专款20万元维修益西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益西寺就是经过维修,但整体框架保持原状的寺庙,显得格外的神秘与美观。转经时,按苯教的转法是反时针方向转。
皮察沟——嘎然神山风景区
皮察沟,也叫五彩沟,是一处集探险旅游、风光旅游为一体的未涉足的处女地。距新龙县城29公里。皮察沟里山水相连,潺潺的溪水时时刻刻、年年岁岁唱着悠扬婉转的温柔小调依着嘎然神山向东流,它把五彩沟的静、美、奇、险谱成动人的歌曲,送给享受大自然的游人。
皮察沟美在山、美在水,还有婀娜多姿的彩林和格萨尔王神奇的传说故事。皮察沟位于嘎然神山。嘎然神山与卡洼落日神山、雄龙扎呷山、相底斯郎山、拉扎呷山一起被誉为新龙五大名山。嘎然神山线条硬朗、浅灰色的峰峦在太阳的照射下粗狂地刺入了蓝天,山腰森林葱茂,象山神挂满了胡须,充满灵气和智慧。山体石壁千丈,犹如刀劈,苍松从石壁缝中挤出来,象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康巴男子汉,痴痴地等待着嘎然神山雪峰的仙女来化缘。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嘎然神山修饰得既有黄山的苍翠葱茂,华山的奇特险峻,又显着横断山区的强烈扭曲。
绿宝石—措卡湖
在距县城32公里雅砻江西岸,有一潭像镜子一样的湖称“措卡湖”,意为“绿宝石”。在措卡湖的点缀下,这里的一切都是如此优美、清雅。湖中鱼儿尽情地畅游,惬意地嬉戏,正是这些成群结伴的鱼儿来回游,使措卡湖的水更加透明如镜。湖静静地躺在山洼里,镜子一样的湖面把蓝天、云彩、森林、寺庙、游人、马匹全部装进湖里,象一个聚宝盆,装满了奇珍异宝。在城市喧闹中走出来的游人们在这样的仙境里,修生养性,能悟佛界的深奥博大,定能从水的灵性中找到生命的真谛。
拉扎呷神山溶洞
拉扎呷神山溶洞在新龙县和平乡的格日沟与理塘下坝交界处,有一座驰名藏区的神山,藏语叫拉扎呷神山。溶洞就在这个神山上。
关于此山,相传古时一位名叫仁知各德的喇嘛云游此地,见此山洁白美丽,山麓拉曲河蜿蜒奔流,遂取名“拉扎呷”,意即“拉曲河畔的白石山”。当地人称此山为观世音神山,每逢虎年便是朝山年,从藏区各地前来转山拜佛的人络绎不绝。
拉日马风景区
拉日马取名“美如仙境,安居乐业”之意。距县城64公里,是新龙县最大的一个乡,面积有1529平方公里。最主要的风景是拉日马草原和佛塔群。
银龙村意为“水质洁白之地”,这里有一排白塔,名称为嘎珠曲登,一方一圆,二大八小,正如团结一家。由于这里的海拔较低,所以树木的种类非常丰富,从而构成了一幅天然图画。
扎巴加果山
扎巴加果山(意为有回声的山)海拔高度有4849米。上山时需经过33道弯才能到达山顶。山上气候及植被呈垂直带状分布。在第9弯左右除了有很多松树、冷杉外,还有一片较矮的高山柳林,有不同的颜色,可以说是一大奇观。
无门票。
党参:党参为桔梗科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或形长圆锥形,长30-60厘米,根头顶端膨大,具有多数瘤状茎痕,俗称“狮子头”或“狮子盘头”。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止渴生津之功效。
麝香:麝香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鹿科动物林麝、马麝、原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分泌物干燥而成。又称寸香、香脐子、当门子、元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温,味辛,具有开窍、活血通络、散结止痛等功效。
鹿茸:鹿茸甘孜县盛产鹿茸。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规格有二杠锯茸、三岔锯茸、二杠砍头茸、三岔砍头茸等。
丹巴猪膘:过冬至节后杀猪,去头蹄、去内脏,将整头猪一剖为二,放至大锅内,让沸水浸泡,再加温,待水重开,捞出,置大筐或木板,放置楼顶冻一夜,其夜有霜最好,然后挂不见亮光、透风的屋内。吃时,割下或煮或煎,油香溢口,肥而不腻。
九龙花椒:九龙花椒粒大肉厚,油润色鲜。因其香醇可口久负盛名,其中又以“正路椒”、“大红袍”、“高脚黄”等更出名。九龙乃渠所产花椒又名“贡椒”,原先曾为宫庭御厨调味必备品。
白菌:产于海拔4200公尺以上的少数地方。生于草丛时呈金黄色,晒干即为白色。白菌盖小肉厚柄短、气味清香,曾作为“贡品”专奉清庭。白菌内含钙、磷、铁等矿物质,又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营养价值很高。
新龙县境以北甘(孜)新(龙)公路经100公里与国道317线相连;县境以南理(塘)新(龙)公路经186公里,雅(江)新(龙)路116公里与国道318线相连,随着通县油路的建设完工,新龙成为连接国道317线、318线的桥梁贯穿甘孜州南北两路的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