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万源市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多种高价值的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及经济作物。区内环境的多样性决定了森林植被类型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使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同时,作为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地区,亦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花萼山自保护区地处秦岭—大巴山腹心地带,生物物种丰富多样、生态系统原始,其自然综合体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四川花萼山自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具有代表性的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北亚热带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和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 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中上游两大支流(汉江、嘉陵江)的发源地和分水岭,其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嘉陵江和江汉流域乃至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都产生着关键性影响。四川花萼山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中国南方与北方、华东区与西南区动植物区系交汇的显著特征,特别是许多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古老、孑遗、特有、珍稀、濒危动植物种类残存在保护区内,堪称“物种避难所”。
花萼山旅游景观
落水洞
落水洞遍布峰岭之间的宽肩部,洞口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深不可测,投石闻洞,听不到回声;鱼泉洞多分布在河谷底部,洞与河相连,洞中多鱼,故名鱼泉洞。每逢暴雨,洞水溢出,洞中鱼儿随流水而出,因洞内黑暗,鱼眼特小,出洞后在强光刺激下,在河中乱窜乱游,伸手可捞。 在主峰“南天门”原有一座寺庙,名叫“祖师庙”,庙内供有徐庶全身塑像,也称“花萼老祖”。相传三国名士徐庶,南归蜀汉,路经花萼山,隐身于此修练成仙。清嘉庆年间,云贵提督罗思举又重建庙宇和神像台,使其一举闻名数省。
其他景观还有飞龙峡、秀顶山、曹家峡、印巴寨、笋子梁、六面朝、西扇门、鸡冠寨、燕子洞、九面阡、悬天观、关门溶洞、南天门、九龙池、长洞湖、鱼泉山、羊跳岩、项王坪、龙望塘、月亮坪、笔架山、观王顶、萼山烟雨、萼山晨(霞)光等。民间艺人李易峰赞花萼山风光“雄贯大巴渝陕川,十乡环绕拱萼冠,九龙九池九峰鼎,六面六角六路盘,红英红鹃红纸厂,白谷白雁百花园,奇山奇水奇禽兽,别景别仙别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