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金山寺位于开江县县城8公里普安镇玉皇观村金山山腰,背倚金峰,面临抚河,因所坐落的山丘貌似“金”字而得名。据文献及寺存碑刻记载:金山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古名伽兰寺。明正德六年(1496年)毁于兵乱,清康熙、乾隆年间,德岸法师募资重修扩建,其弟子普济曾募镌经版刻印佛经,遂成禅林宝刹。
原金山寺由正殿、藏经楼和塔林组成,建筑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朱墙森严,殿宇巍峨,风格殊异,古树修篁,丛林掩映,梵钟法鼓,声震晨昏,成为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有“西蜀金山”之美誉。寺内文物众多,史料丰富,释迦牟尼、弥勒、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十八罗汉、二十四诸天、护法神,个个雕塑精湛,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为历代骚人墨客赞咏,留下许多不朽之墨。
金山寺在当地系最高峰峦,地势高旷,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金山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明未毁于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募资重修。金山寺由正殿和藏金楼两部分 组成 。正殿座南朝北,藏经楼座东朝西,相距约百尺。
金山寺
金山寺在历史上是开江之丛林圣地,盛年时,拥有田产五百多亩,僧众二百多人,还办有一所佛门小学,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远超过达县真佛山,旧时金山寺系佛门净土,乾隆以来香火历盛不衰,每年要举行一次“盂兰盛会”和“腊八戒规”仪式,举行“腊八戒规”仪式时,从冬月初二及腊八,全县16个寺及达县真佛山等寺庙新和尚都要到金山寺摩顶受戒。
1958年,金山寺被公布为四川省重点保护寺庙,现开江金山寺收入《中国县情大全》、《中国寺庙塔窟 .四川卷》等专著。金山寺在10年浩劫中虽受劫难,但自1992年开江县政府批准恢复开放以来,经过多方面筹资抢救维修,现呈现出勃勃生机,寺庙、佛像维修一新,文物、古树得到保护,园林得到培植,香客、游客骆驿不断[1],寺院建筑、雕塑和古树得到保护,现保存有柏木、黄连木、风香树、水杉、黑壳楠、桂花等数千株古树名树。2007年,金山寺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