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景点首页 > 卓筒井
  • ¥
  • 0
  • 起/人

票面价:¥0

卓筒井

景区 | 100%好评 | 源自0人点评

取票方式:
无需门票
景点地址:
游玩主题:
门票预订
门票名称
提前预订时间
票面价
优惠价
多张团购价
抵用 / 返现
 

    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卓筒井是直立粗大的竹筒以吸卤的盐井,“凿地植竹,为之卓筒井”,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年~1048年),比西方早800多年。其口径仅有竹筒大小,然而能打井深达数十丈,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石油钻井之父”。 卓筒井目前在遂宁市大英县境内还保留有41口,分布在方圆6公里范围内,而当地的大顺灶,是卓筒井工艺仅存的一处还能生产的盐灶,也是无价之宝。

卓筒井

    被称为“世界近代石油钻井之父”的卓筒井,目前仅存1灶3井,而唯一娴熟掌握这一小口径打井技术的老人已年近八旬。

    “如今,只有我还能烧出雪白的锅巴盐!”大英县卓筒井镇78岁的严昌武老人说这话时,面前只有一个大顺灶和三眼孤零零的卓筒井。就在不久前,卓筒井井盐汲制技艺刚刚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卓筒井意义

    中国卓筒井的钻井技术比西方、比美国早800多年,与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一样对人类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被《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三书誉为“世界近代石油钻探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中国第五大发明”。科技界对卓筒井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没有卓筒井,就没有海湾战争”。

    起源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的大英县卓筒井钻探取盐技术,使地下深处的卤水第一次得到科学的开采,在开采卤水的过程中,人类发现了埋藏在地下的油气资源。其凿井工艺技术开西方近代蝇式顿钻钻井方法的先河,虽然经历了近1000年历史,其古老的工艺流程仍保存得相当完整。

    卓筒井是世界钻探深井的始祖和活化石,是世界上唯一现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恐龙”。

卓筒井工艺

    卓筒井工艺流程包括钻井(修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共五个步骤。

钻井

    钻井分成两个阶段:1、打大眼;2、打小眼。卓筒井的构成即大眼小眼。上层是大眼,口径15~20厘米,深约50米。大眼的作用是下放相衔接的楠竹筒(即套管)。楠竹筒的作用是隔绝洞壁上渗透出来的淡水,不许淡水进入井里。竹筒能否隔绝淡水,又是把井钻成功的关键。同时,大眼钻至50米深,竹筒相应下50米,不能隔绝洞壁渗透的淡水,这叫漏井,不能再钻,只有报废。

汲卤

    卓筒井大眼在上、下套管隔淡水,小眼在下产卤。产卤的小眼经过岁月的流逝被卤水腐蚀,地层变迁有时洞壁也要垮塌,这叫“垮匡”。岩石填塞了产卤眼,就无法汲卤。有时,一些汲卤工具掉在井里或其它人为造成的障碍这叫“屙堆”,也无法汲卤,要汲卤必须排除故障,因此,产生了修治井的工艺和工具。如果故障大,难度大的要修好一口井需时间一月或数月才能完成。要保持一口不出故障产卤的井很难。

晒卤

    筒匠用盐车(名单角车、花车)、筒,将卤水从井里汲出,卤水浑浊,一般浓度在7~10度,这样的卤水咸度低耗燃料,成本高。为了把卤水浓度提到18~20度,就产生了晒卤支条架、晒坝(也叫盐田)等晒卤生产工具。

滤卤

    滤缸将卤水中的泥砂、杂质滤掉澄清再放入盐锅中煎盐。

煎盐

    卤水在盐锅中经高温逐渐成盐。为了使盐洁白,颗粒晶莹,在煎盐中加皂角、豆浆。同时,提胆(注,另一种矿物质,可点豆腐),灶匠将有水分的舀入盐仓中,过滤掉水分再把仓中的盐撮到炕上,将水分全部炕干,即成食盐。

预订须知

特色购物

特色美食

景点图片

景点视频

交通地图

客户点评100%的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客人会向身边的亲友推荐该产品

在线咨询

销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