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自贡仙市古镇“因盐设镇”,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是釜溪河当年盐运重要码头之一,俗有“中国盐运第一镇”之称。昔日,自贡井盐经此入沱江、进长江、溯赤水,上蓉城、入川西、去川北、进川东、出三峡,古镇成为井盐出川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如今,镇区内打铁、弹棉花、纺线、捕鱼等各类传统精湛手工技艺和传统的节日龙灯、花轿迎亲、钟馗庙会、街头茶馆、川剧玩友、长竿旱烟等民俗民风传承完整,别具风情。古镇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神奇的历史文化遗存让人流连忘返。
仙市古镇
仙市原名仙滩,始建于1400前的隋代,民国元年改称“仙市”。
仙市镇依偎在釜溪河畔,这千年古镇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仍然风韵犹存。曾是自贡井盐出川的必经之地,被誉为古盐道上的明珠,又因“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以及精美的古典建筑群和佛教文化的兴盛而闻名遐迩。因此,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并相继确定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二00七年五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古代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连古镇之名都来源于美丽的传说:“玉帝之女被人间美景陶醉,下凡侧卧在釜溪河岸边逍遥酣睡而名——仙滩。”因此,古代建筑艺术和佛教文化的韵味充满了这个古镇,明末清初的古建筑群:南华宫(建于公元1692年)、天上宫(建于1850年)红墙黛瓦、众鳌高翘、雕梁画栋、木雕飞禽走兽、花草虫鱼,造型各异、栩栩如生。这里的佛教文化也很兴盛,佛像雕塑林立,长年香火缭绕,古刹钟声回荡古镇,还有那“仙女峪”,曾有“瑶池”之称,内有摩崖石刻,石窟观音、月亮井等名胜古迹。仙市镇真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仙市古镇建筑群
仙市古镇有:四街、五栈、五庙、一祠、三码头、一鲤三牌坊、九碑十土地。
四街:正街、半边街、新街子、新河街(四条街至今保持原样)。
五庙:南华宫、天上宫、川主庙、湖广庙、江西庙。
一祠:新河街的陈家祠堂(完好无损)。
三码头:运盐码头(仙市盐船码头,早已是痕迹难寻。火车代替了盐船,运盐的方式完全改变了。)
一鲤(里)三牌坊:一里之内有三个不同建筑特色的牌坊(一木两石)
九碑、十土地:纱帽石、教化岩、大馀洞、小馀洞、月亮井、丁家沱、印把山、印盒山、营门口、罗家洞、皇帝坟、万年坟、黄桷岩等(资料不齐全,也无法证实,这里的古迹文革期间被毁于一旦)。
仙市古镇文化
以川南穿斗式民居商贸建筑为主,建筑保留着原有风貌,寺庙祠堂众多。酌配宫、庙、堂、祠于其间,融“山、水、人、业、思(信仰)”于一镇,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四街、五栅、五庙、一祠、三码头”成为我国古镇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完美统一的代表作,被誉为“川南场镇风情的标本”、解读川南场镇风情民俗的“活标本”。
自贡具有一批独具特色的工艺品和土特产品。竹丝扇是种特种工艺产品,在清代末年由龚氏父子研制而成,因而俗名“龚扇”。竹丝扇是竹编中的精品,刮削的竹丝,薄如蝉翼,编织出的山水、人物、翎毛栩栩如生。其工艺美术价值名列一流,已成为“国宝”。与剪纸、扎染三项工艺美术产品,被赞誉为“盐都小三绝”;中国美术的魂宝,自贡剪纸,刀法细腻,构思奇巧,画面内容隽永清新;自贡扎染,拔染织扬,工艺精细、图案古朴,有着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
盐帮菜的代表性菜品:火边子牛肉、水煮牛肉、菊花牛肉、赵化粉蒸鱼、芙蓉乌鱼片、王井乌鱼仔、冬笋碎肉、酥锅魁油茶、巴人治灶串串香等等。
昔时盐帮菜,于川菜系独树一帜,在小河帮堪称翘楚。倍受显贵称奇、贤达称道;食者倾心、闻者倾慕。由盐都而成都,由蓉城而京城,历久弥新,口碑相传,业已成为在餐饮界颇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著名品牌。
自贡公路交通比较方便,与成都、重庆、宜宾等周围城市均有高速公路相连。
从自贡出发可以到达成都、重庆、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德阳、广安、达州、武汉、南京、苏州、温州、杭州、宁波、嘉兴、台州、福州、厦门、广州、深圳等省内外大中城市。
自贡铁路——内昆铁路,设自贡站、自贡南站、俞冲站、大山铺站,自贡火车站位于自流井区 ,从自贡乘坐火车可以抵达成都、广州、贵阳、昆明、宜宾、重庆、昭通、内江等城市。
乘车到自贡火车站,有道仙市古镇的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