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在成都武侯祠殿壁嵌有清代安岳令洪成鼎题《乾隆壬辰秋月过绵竹吊诸葛都尉父子双忠祠》诗碑:“国破难将一战收,致使疆场壮千秋,相门父子全忠孝,不愧先贤忠武侯。”绵竹双忠祠的前人题咏诗碑也很多,这此题咏,都将诸葛子孙联系在一起,歌颂他们的“三世忠贞”。
墓园高大,墓周长30米,封土高3米,周嵌石栏,琴剑图案,雕刻精巧。墓前石碑一道,高4.6米,宽0.77米,上刻“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边款刻“康熙六十一年绵竹邑令陆箕永立”。墓园巍然耸峙,绿树掩映,墓旁两侧各有一株百年铁甲古松,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坡甲执剑的卫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双忠祠因墓而建,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有忠孝门、拜殿、过厅、正殿、启圣殿、西庑、东厢、官舍、客堂等。现存的古建筑尚有启圣殿和拜展,启圣殿建于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
诸葛双忠祠现状
现存的诸葛双忠祠古建筑尚有启对殿和拜殿,启圣殿建于清朝乾隆三年,拜殿建于道光七年。清代自乾隆以后几乎每隔20多年就要维修、扩建一次,到清末时,双忠祠祠已是殿宇崔伟,题刻琳琅,规模可观了。1985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双忠祠进行一次大的修缮,修复了忠孝门,维修了拜殿,整修了墓茔,新建了文物陈列室。并在拜殿内制作了大型彩塑《魂壮绵竹关》。这组雕塑再现了当年诸葛瞻父子死守绵竹关,寸土不让,以死报国的悲壮情景。雕塑用写实的手法,造型生动,神态逼真,观赏这组彩塑仿佛亲临当年的古战场。拜殿前的匾额是张爱萍将军书题的“汉室忠烈”四个大字。塑像上方的横匾则是我国著名戏剧作家曹禺先生亲笔所题“魂壮绵竹关”五个大字。
拜殿后面的诸葛瞻父子墓巍然耸峙,绿树掩映,芳草萋萋,巨型石碑立于墓前,上书:“后汉行都护卫将军平尚书事诸葛瞻子尚之墓”,墓旁两侧各有一株已愈百年的铁甲古松,鳞甲斑驳,夭矫如龙,叶片似剑,宛如两个披甲执剑的武士护卫着忠魂,游人驻足墓前,无不肃然起敬。
诸葛双忠祠在5·12特大地震中受到严重损毁。常熟市援建工程是按照"原地保护、原貌修复、坚持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进行修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