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四川省邛崃市是成都地区现存摩崖造像最集中、规模最大的石刻分布地区。其佛教石刻艺术体现了唐代中、晚期的不同风格,可谓承载着唐代佛像艺术灵魂。主要有邛崃大同乡石笋山摩崖造像、临邛镇磐陀寺摩崖造像、花置寺摩崖造像等。它们布局严谨,反映故事情节生动,是摩崖造像中罕见的精品。
邛崃石窟雕像
据悉,邛崃石窟共有50余龛摩崖造像,均始刻于唐代,经历了1000多年的风雨。石笋山摩崖造像位于大同乡景沟村,有造像33龛。磐陀寺摩崖造像位于临邛镇磐陀村,现有造像共计6龛。花置寺摩崖造像位于临邛镇柏树村竹溪湖景区,由原长安御赐敕授上京章敬寺僧马采创刻,现有造像13龛。据调查,它们是成都地区现存摩崖造像最集中、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
这些石窟,从唐代中期到晚期,延续时间较长,反映佛教题材较多、内容丰富。特别是天王、金刚力士的造像肌肉遒劲,浮雕“飞天”飘逸、佛塔清晰可辨,佛教人物造型丰满,比例匀称,衣纹、璎珞线条流畅。尤以菩萨像体态婀娜、面相妩媚温柔,为其精华,颇具艺术魅力。现存龛窟中楼台、亭阁等佛教题材和建筑雕刻可窥视古代建筑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再现古建筑精湛工艺的艺术创作品。
雕刻
走进小山丘上的磐陀寺摩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头,旁边有一龛通高2.88米的“一佛二菩萨”。主佛左右的观音和大势至菩萨,分别立于莲座上,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和披帛。主佛莲座下须弥座正面一组乐伎(四人),各持琵琶、长笛、檀板、排箫等乐器作弹奏状。
攀登至明代大殿后的崖壁上,一龛内正壁雕有一佛二菩萨三尊坐像,三尊坐像周围雕着唐代建筑风格的空中楼阁、亭台、天桥,梯上、桥上有人行走,亭台里人们谈兴正欢,空中飘着祥云,云中刻坐佛,靠近槛顶部飘着不鼓自鸣的琴、箫和飘逸的“飞天”。穿过山水丛林,乘船便到藏身于竹溪湖一座岛上的花置寺摩崖。这里的千手观音造像和两龛相连的千佛龛最是引人注目。
政府部门根据“营造生态文化邛崃,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考虑合理利用这些文化遗产,通过适当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珍贵精深的佛教雕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