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景点首页 > 陈家桅杆
  • ¥
  • 0
  • 起/人

票面价:¥0

陈家桅杆

景区 | 100%好评 | 源自0人点评

取票方式:
售票处
景点地址:
游玩主题:
门票预订
门票名称
提前预订时间
票面价
优惠价
多张团购价
抵用 / 返现
 

    陈家桅杆位于成都市温江区寿安乡天鹅村,系清代咸丰年间翰林陈宗典及其子武举陈登俊年营建,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经八年竣工,是一座集住宅、宗祠、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庭院式建筑群。整个建筑占地7282平方米,建筑面积2736平方米。大小12院,组合精巧紧凑,布局大方合理,具有清代特色,院内建筑为穿逗木结构,门前原竖立双斗桅杆,故俗称为“陈家桅杆”。

川西平原上的“大观园”

    陈家桅杆可称川西民居的“大观园”了。即便今天,凭栏眺望,仍可想见当年起宅兴园主人家的殷实豪迈、挥金如土。

    陈家桅杆占地约十亩,四周溪水环绕,门前竖立双斗桅杆,巍然屹立,气势雄伟。院前照壁横陈,八字粉墙分列两旁,墙上镌有浮雕石刻,镂空的福寿二字和蝙蝠图案工艺精湛,黑漆卷拱重檐大龙门,檐上花鸟彩绘,光彩夺目。

    院内建筑分为三组,第一组是正中三重住宅,分为前厅、二厅、正宅三重大院。屋顶飞檐翘角,半拱五色彩绘,四厅山水壁画,绿窗红柱,是主人生活起居之所。第二组是西侧小花厅,前有“翠柏山房”,布置典雅。四壁有名人书画、石刻,书房三间内置凤雕书案,楠木书橱陈设有序,是主人读书、授业之所。后有忠孝祠,内有石拱桥,桥上人物浮雕,桥下鱼池照影。祠内正面石壁上有主人画像和石刻宗谱,设供桌香案,是祀祖之所。

    第三组是东侧大花厅,其庞大和精美为整个建筑之最。院内正面有照壁,两端石砌牌坊大门,中有戏台,四周有走马转阁楼,雕梁画栋,曲折回环,登楼远眺,景色尽收眼底。院西筑有亭阁水榭、鱼池石山,疏密有致,浑然一体,竹树掩映,清出绝尘。特别是池中石山,高仅七尺,阔不足一丈,山上竟配置青城山全景,楼台亭阁、宫观殿廊,应有尽有……

    如今规模依稀如旧,但六朝楼台烟雨中,解放后历经乡政府、学校、养老院入驻,陈家的宦族梦早已幻灭。近年政府高度重视恢复文化文物风貌,陈家桅杆亦榜上有名,1985年7月即列入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叫陈家桅杆

    桅杆原系江河船行航标与帆杆,在并非水乡的川西民居前庭,罕有设造。川西民居常见多照壁,多天井,多牌坊,多木芙蓉。陈家桅杆为什么在“门前原竖有双斗桅杆”,乡民因此呼陈家宅第为“陈家桅杆”,这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天高皇帝远的乡下蜀民见识也仅只停留在捕鱼行船的“桅杆”上。有人推测,陈家在北门高竖所谓“双斗桅杆”,并非桅杆也,乃是京城皇殿广场常见的华表(形同双斗桅杆)。

    陈氏父子不知何原因自京卸官携金返蜀,匿乡造宅隐居,仍不忘京华,不忘圣恩,筑双华表于北大门前,朝夕相对,正是效忠之意。父子身份不俗,由此可见一斑。而乡民呼为桅杆,主人并不纠正,匿笑不语,让其以讹传讹,又可见腹机之深密。

预订须知

特色购物

特色美食

景点图片

景点视频

交通地图

客户点评100%的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客人会向身边的亲友推荐该产品

在线咨询

销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