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新场古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与大邑县邛崃山脉,新场古镇是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古镇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是四川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西蜀水乡古镇,房屋大都为清朝、民国时期建筑;有保存完好的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明代建筑川王宫、石刻佛子岩等。目前古镇有保存完好的清朝川西民居建筑,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古建筑的雕梁画栋十分古朴美观,鳞次栉比的封火墙群保存完好,街道布局呈船字形,出阝江河依镇而伴,二堰河贯穿整个古镇。
新场古镇交通便利,东到县城10公里,距成都58公里,成温邛高速王泗、新场出口距新场古镇4.5公里, 新场古镇始建于东汉时期,兴起于明朝嘉靖年间,西与邛崃接壤,南连王泗镇,北通出江镇、花水湾和西岭雪山,是茶马古道上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有着丰富多彩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2008年12月23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最后的川西坝子
称新场古镇为“最后的川西坝子”是因为新场古镇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古镇。古镇拥有古街道七条,分别为下正街、上正街、太平正街、太平街、太平横街、香市街、河坝街;还有六条巷子,分别为水巷子、张翼庙巷、谢家巷、猫市巷、桶市巷、上字库巷,布局二纵二横井字型,现存古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房屋大都为清、民国时期建筑。大院落、楼阁较多,青砖青瓦、木楼木柱,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封火墙群古韵古色,如李氏旧宅、福临社、集股客栈、黄鹳楼、广东会馆、天主教堂、福音堂等,还有刘成勋故居、璧山寺。
从新场古镇四个字,我们就会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古镇,那么这个古镇最大的特色用四个字来形容就在于它的“亦古亦新”。
新场古镇民间活动
圣谕:建国前,新场在春节、春分或庙会期间,在村落院坝,街道庙堂或茶馆,设台宣讲“圣谕”(即讲书前须讲康熙皇帝治理国家的六条谕言,叫做“圣谕”)。
行会戏:新场每年逢七月初六日是壁山娘娘走娘家,由三仙观接回壁山庙的盛大庙会。会期中新场街上“十大行”商业,派会金请戏班(即川剧班子),在壁山庙演戏(又称坝坝会)。剧目内容丰富多彩,非常热闹。
成都新场古镇灯会
新场在解放前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热闹异常。从正月初五起到正月十五止,无论场镇和乡村,都有各种形式的花灯,如狮灯、竿灯、高脚灯及幺妹灯等群众性的耍灯活动。其中比较富有民间性而普遍、有趣的要算“狮灯”了。它的表演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一直流传至今。
狮灯:狮头是纸制彩绘,狮身(长约一丈)用彩布(或绸布)做成。其表演操作,一人执狮头,一人执狮尾。另有两个表演人员,一人头戴“笑头和尚”面罩,反穿背心手执文帚;一个戴“猴头”面罩相互配合,引领狮子起舞。
牛灯:由一人戴着牛头面具,另一人脸涂粉白,配合舞蹈动作,表唱边舞。扮演者时而取下面具向主人祝贺年禧。
高脚灯:表演者用两根六、七尺长的木条拄棍,下端约两尺处装设有脚凳。表演时手拉木棍,脚踏凳上进行走动,人们常以它的惊奇而取乐。
幺妹灯:此灯要由一个身材苗条、面貌俏俊的男子扮演。身着旧式服装,系上绣花围腰,头戴缎子勒条(或顶花帕),脸蛋涂红,边唱边舞,扭动腰身表演,加上那种浓厚的地方色彩的唱词配合,就更加逗人取乐。
成都新场古镇美食旅游节
新场古镇美食旅游节由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主办,新场古镇管委会承办的新场民俗文化美食旅游节在新场古镇拉开帷幕。
美食节以“品味、休闲、美食”为主题,除了汇聚新场古镇及周边地区的各类特色美食和手工艺品外,主办方特意保留了新场古镇“川西坝子”的原始生活风貌,以怀旧情结和农耕文化为活动的主元素,配合丰富多彩的活动环节,塑造出一个独具特色、参与性强的川西民俗文化美食旅游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