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崇州文庙是四川省境内保存最完好的四座文庙之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西部孔子文化中心。位于成都罨画池附近。
崇州文庙背靠罨画池,始建于明洪武初,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修,初具规模,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光绪年间重建。文庙南起南米市街南口,北至罨画池南畔,中轴线约一里长。近五百米的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万世师表”等三座牌坊、“宫墙万仞”照壁、棂星门、鼓乐亭、泮池、戟门、大成殿、钟鼓楼、启圣殿、尊经阁等主要构、建筑物,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府拨款维修文庙,在大成殿、启圣殿及东西庑为孔子及其父母、弟子塑像六十余尊,在棂星门前后两侧刻孔子语录一百多条,宣扬孔子思想,歌颂孔门风范,描述儒学发展。一九九九年起,每年九月孔子诞辰之日前后,有关方面在此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
崇州文庙大成殿
崇州老祖殿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扬地,崇州老祖殿是道教的核心起源地。现今四川省大邑县鹤鸣山道教和都江堰青城山道教都属于崇州老祖殿的起源。
老子殿
老子殿在今崇州市(汉代蜀川,唐朝蜀州),是天下思想的发扬地。始建于唐,重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历代祭祀老子的宫观,又名“老祖殿”或“老子行宫”。内有老子道德经石刻,并陈列有关老子的文献资料。宫前有问礼巷,传说是当年孔子向老子问礼之地。明朝时期封建思想统治崇拜儒家思想,明洪武初将老子殿“狸猫换太祖”更名为"孔子文庙",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大修,初具规模,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光绪年间重建,随后清朝灭亡,封建思想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