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
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距白公馆2.5公里,渣滓洞[2]原是重庆郊外的是一个小煤窑,是程尔昌于1920年开办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渣滓洞三面是山,一面是沟,位置较隐蔽。1939年,国民党军统特务派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在此设立了监狱。
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后,所关押政治犯必须外迁。军统总务处长沈醉亲自开着一辆吉普车到处察看,最终选中了渣滓洞作为关押原白公馆看守所内犯人的新址。
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息烽、望龙门、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合为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并将原息烽、望龙门监狱兼看守所的全体在押人员撤并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
在沙坪坝新桥乘坐上歌乐山镇汽车即到或乘车至烈士墓,在乘中巴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