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李庄古镇——万里长江*一古镇

来源:李庄古镇旅游攻略 作者:宜宾 人气:3798
在四川纵多古镇中,宜宾李庄古镇因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占得了一席重要地位。有着“万里长江*一古镇”的称号。

    李庄古镇是一个经文化和历史沉淀下来的古镇,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沧桑的古老的小镇。距今已有1460年建镇史,是长江边上的千年古镇,依长江繁衍生息,形成了“江导岷山,流通楚泽,峰排桂岭,秀流仙源”的自然景观。

    李庄古镇特色“传承文化有功绩,工艺四绝堪称奇”



    李庄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古为渔村,汉代曾设驿站,由于濒临长江,故为明清水运商贸之地。

    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镇上酒肆茶楼,商店林立,繁华热闹。现仍保存明、清古镇的格局和风貌,石板街道,两旁多位清代建筑,风火山墙高耸,雕花门窗,古色古香。院落间有幽深的小巷。临江码头,有石板阶梯层层叠叠而上,通往大街,具有浓厚的川南地方民族特色。古建筑群中的木雕石刻做工精细,栩栩如生,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李庄古镇历史:“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



    三千年前,李庄就是人聚居之地。据资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李庄为古僰人聚居地,据说是因长江中打鱼为生的李姓弟兄聚居而得名,曾用“里桩”、“李家村”、“李庄坝”等名。从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起,在李庄设置南广县和六同郡。

    隋朝中因避隋炀帝杨广的名讳,改南广县为南溪县。唐代中,戎州(今宜宾市)府治曾二次迁驻李庄。至北宋初年,南溪县治才从李庄迁至今日南溪县城所在地仙源坝。从明代开始李庄设镇并成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码头和物资集散地。从清代道光年间起一直是南溪县的*一大镇。

    李庄古镇民俗: “舞草龙为代表的*创性民俗”



    舞龙在中华大地上广泛流传,历史悠久,多姿多彩。李庄是个古风古韵浓郁的小镇,这里的民俗活动也别有一番情趣,例如舞草龙、放龙灯、划花船、表演“牛儿灯”、川剧清唱等等,都是年节里乡亲们喜爱的文娱活动,特别是“舞草龙”,舞得尤为热烈红火,成为李庄*具*创性的民俗活动。

    如今的舞草龙早已被赋予了新意,成为表现李庄人喜庆欢悦气氛的*佳形式。别小看这些不甚起眼的草扎之龙,它舞出了李庄人的气质,李庄人的名声。

    李庄古镇美食“一花二黄三白”



    “一花”指花生。李庄花生精选本地花生为原料,以盐浸泡,外表呈白色;采用多种中药配制的香料,使用传统工艺,经过10余道工序加工而成,香、酥、脆、盐味火功恰到好处,已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二黄”指李庄的黄辣丁(学名黄颡鱼),为长江鱼中佳品,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比,个头10厘米长短,为红烧、火锅的上等佳肴;若与竹荪做汤,名“二黄汤”,为汤中*品。冷却后,可切片油煎,别有一番风味,为宜宾名小吃之一。

    “三白”指白肉、白酒和白砂糖精制的白糕。李庄白肉以生长8-10个月的猪为主,刀工实为李庄白肉的点睛之作,好的刀工手可将2斤猪肉片成长20公分、宽15公分,厚1-2毫米的肉片50余片,堪称一绝。加上*制的调料,白肉已成为李庄的一张名片,素有“到李庄不吃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之说。

    李庄古镇交通“以成都为出发地为例”

    南门汽车站每天都有班车前往蜀南竹海、珙县(僰人悬棺)、兴文石海洞乡的旅游中巴车等。北门汽车站和西门汽车站也有开往宜宾各地区的班车。

    当然,宜宾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条件。103公里的内宜高速公路与成渝高速相连,内昆铁路于2002年3月正式通车。宜宾空港已开通北京、上海、昆明、广州、深圳等地的航班。

    了解了四川宜宾李庄古镇的主要概况,你还可以查看李庄古镇住宿、宜宾到李庄古镇怎么走等相关资讯,了解更多出游资讯。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提供九寨沟旅游.成都青年旅行社多年致力于成都周边旅游,峨眉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国内旅游等服务.四川青旅官网专业旅游租车,酒店预订,定制旅游等.四川青年旅行社推出旅游小包团,定制旅行,四川自驾游等高端纯玩旅游团为主,荣获广大游客好评率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