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天府广场对于成都而言就像天安门广场对于北京的地位一样,是各自这个城市*典型的建筑之一。成都天府广场可谓美名远扬,没来成都之人都知道天府广场。那天府广场为什么拥有如此的有点名气度和吸引力呢?接下来将会为大家呈现成都天府广场*立体的介绍,让您对天府广场从历史到现代都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成都天府广场【概述】
成都天府广场面积为88368平方米的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区中心。绿草茵茵,鲜花艳艳,在大厦林立的都市是一道*特的风景线。他既是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一座广场,也是成都市*重要的休闲广场。天府广场原址是成都皇城,1951年,在皇城南门以南拓开了70米宽的人民南路,南门当前的广场被叫做“人民南路广场”,这就是天府广场的前身。后经过数次改造,尤其是1997年的开拓之后,形成了现在的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标志性建筑
成都天府广场【四周】
天府广场不仅坐落于市中心,建筑四周也拥有几处特色地儿。
天府广场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1997年,这一伊斯兰教堂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广场北面是四川美术馆;正北是省展览馆;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大的艺术殿堂。紧邻的人民商场是全国*ming的商场之一。附近的天座商城是一座地下商城。从盐市口向北穿越蜀都大道一直延伸到玉带立交桥附近。
天府广场的四周共有十二根表现蜀文化十二体系的文化柱,整个广场除了大面积的绿化、景观等,还特意为市民设置了休闲区。
天府广场穿梭着南北东西行驶的公交车,无论是去人民公园、文殊园、武侯祠、百花潭、青羊宫、望江公园、猛追湾游览,还是去春熙路、城隍庙、荷花池、五块石购物或视察商情,交通都十分方便。
天府广场毛主席像
天府广场【设计解读】
①古蜀文明的图腾雕塑
后两套新方案的共同特点在于,作为古蜀文明重要标志的太阳神鸟被充分融入设计元素之中。此外,两套方案均设计了围绕广场四周的十二文化图腾柱和十二文化主题雕塑群。
文化图腾柱每根直径1.2米,高12米,*部是led激光演映球屏,太阳神鸟的暗纹隐饰于球体表面,主体采用金沙遗址出土的内圆外方形玉琮为主造型元素,三星堆出土的*尊底座为图腾柱的基座造型,上下部两侧的装饰纹分别是金沙的眼形器纹和三星堆的云纹。
②书卷气息的天书地画
两套新方案的另一*特之处还在于,其巧妙地将左右相对的出入口以一幅飞天而降的天书相连,天书两端的画轴变化成出入口的遮盖篷。从远处望去,这既是一幅由天而至的地画,又似一个古时所用的香案,充满浓烈的书卷气和文化氛围。
俯瞰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亮点】
①天府广场之所以受到如此追捧,不仅在于他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在于越来越优美的人文景观。在天府广场,每天都会有壮观的音乐喷泉随着清晨的音乐跳起欢乐的舞蹈,每天都会有老人来这里散步,聊天。
②除此之外,天府广场还形成了小有的旅游范,在天府广场,你可以随处见到拿着单反的人,过一个他们就会问你需要照相吗,现照现取,10元/张,走在那里,你会感觉这里成了一个景区。
③天府广场是一个拍照佳地,可以站在毛主席像下面,与为人合影,也可以在喷泉喷出那一刻,按下快门,留下美好的瞬间。
天府广场喷泉
天府广场【交通】
①公交信息
天府广场西站 16路:火车北站公交站~火车南站公交站;26路:天府广场西~大源村;38路:天府广场西~蓝谷地 ;47路:金沙公交站~成仁公交站;61路:SM广场公交站~石羊场公交站;62路:全兴路~ 桂溪公交站 ;104路:天府广场西~赖家新桥;118路:天府广场西~新会展中心公交站 ;300路:火车北站东广场~双流机场
天府广场东站 16路:火车南站公交站~火车北站公交站;45路:双楠小区~建设巷;61路:石羊场公交站~SM广场公交站;64路:金沙公交站~昭觉寺公交站;300路:双流机场~火车北站东广场
②地铁信息
地铁换乘 地铁1号线:升仙湖~世纪城(2010年10月开通) 地铁2号线:成灌客运站~经干院站(2012年开通)
天府广场【历史】
天府广场作为成都*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他一定拥有一段自己的历史,这样才能和蓉城这座底蕴丰富的城市相匹配。没错,天府广场走过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特的历程。
①天府广场地址
现在的天府广场其实在古代成都的皇城附近。
公元前347年,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较为罕见是,蜀王没有采用当时西周营国制度对正南北中轴线的要求,而因地制宜、依势傍路地采用了一条北偏东约30度的轴线来定位建城。至此,这条偏心的中轴线,以及沿这条轴线在后来的秦大城、唐罗城中发展出的方格路网结构,一直沿袭至明初,总共近一千七百多年不曾改变。
公元前311年,秦灭蜀后,秦惠文王派大夫张仪仿咸阳城,在紧邻蜀王城的南边和西边分筑“大城”和“少城”。“少城”因其中移民多为商贾和手工业者而成为城市商贸活动频繁的经济中心;“大城”则为政治、军事机关和秦移民住地。从此,成都城在其后的两千三百多年中,虽屡有兴废修葺,但其城市位置一直没有更移。今天的“天府广场”,即处在当时秦“大城”中心略偏西之处。
汉代的成都曾在“大城”外出现过几个不同功能的小城 ,但其中心城市仍基本延续了秦“大城”和“少城” 的格局。
②天府广场发展历程
公元876年,唐朝,四川节度使高骈以“秦大城”为中心,呈同心圆状向“秦大城”外扩出一圈新城,为“唐罗城”。原内部城市“秦大城”被改建为“子城”
公元908年,王建割据四川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次年,王建改“子城”为皇城,改其中“蜀王府”为宫殿。
公元925年,“前蜀”为后唐灭。两年后,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罗城”外再次加建“羊马城”。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至此,成都已形成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蜀王府”虽历经战火,多次兴废,都始终维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未变。
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在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空地,则被称为“皇城坝”。“皇城” 和“皇城坝”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
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陷成都,曾以“蜀王府”为宫,两年后撤离时纵火焚城,“蜀王府”再次毁于一旦。
公元1655年,清政府将“蜀王府”的旧址改成了“贡院”,成为全四川省考试举人之地,*大规模时可让13,900多人同时进考,成为“巴蜀文胆之所在”。贡院中主体建筑为“明远楼”和“至公堂”,皆沿南北中轴线建造在“蜀王府”宫殿旧址上。东西两边则为鳞次栉比的考棚。
民国时期,“贡院”虽先后被用作军政府、学校和其他民政办事机构,其建筑群基本上被妥善保留,而成都老百姓仍习惯称之为“皇城”。
③皇城的消亡史
1951年,“皇城”的城门洞以南被拓开了70米宽的人民南路。“皇城”从此开始进入危境。
五十年中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在“大跃进”的狂飙推动下,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如成都百货大楼)、城市道路以及政治广场的修建开始破坏“皇城”和周边民居的布局。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皇城”彻底走向消亡。
1968年,仅存的明代“蜀王府”城墙及城内明、清两代的古建筑群被大部分拆毁。
1969年,“皇城”遭受到了*致命的一击:皇城门楼、“明远楼”、“致公堂”等*后的古建筑被拆除。
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筑的,则是存留至今,布局状若“忠”字的“毛泽
四川省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金牛分社提供九寨沟旅游.成都青年旅行社多年致力于成都周边旅游,峨眉山旅游,稻城亚丁旅游,国内旅游等服务.四川青旅官网专业旅游租车,酒店预订,定制旅游等.四川青年旅行社推出旅游小包团,定制旅行,四川自驾游等高端纯玩旅游团为主,荣获广大游客好评率为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