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珠海成为连接海内外的桥梁与枢纽。游客可以通过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方式到达珠海。珠海市内的交通方式主要有公交车和出租车两种,可以便捷地到达各个景点。
珠海已开通飞往全国30多个城市的航线,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五八七县道。
珠海是几个经济特区中唯一一个没有铁路的城市,选择火车的游客可以取道广州。在广东省汽车站、广州市汽车站、广州东站都有大巴直达珠海,65元/人,2小时到2.5小时到达。目前,珠海市内的火车票代售点已增至十几处,发售各车次车票,但均不办理退票。
珠海高速公路发达,每天有多班豪华巴士往返于省内外,从珠海到广州的高速公路非常方便,车程在1个多小时。珠海市内主要有3个长途汽车客运站,分别为:珠海长途客运站、歧关长途客运站以及拱北长途客运站。
珠海的九洲港是华南地区与亚太地区的海上交通枢纽,与省内外各大港口及香港、澳门直接通航,每天都有船班往返于香港、深圳和珠海之间。
珠海当地交通
公交
珠海公交车上的语音系统以普通话、粤语双语报站,部分车辆加设英语,方便各地游客到珠海游玩。珠海市公交IC卡一般在区里的社会服务中心办理,充值点主要有香洲总站、交通银行、扬名广场等。
出租车
珠海拥有出租的士1000多辆,实行“招手即停、明码标价”的服务。起步价为10元,此后每公里2.4元。晚上12点后起步价调整为13元,也可以和司机议价。如遇到收费不合理或服务质量恶劣,可根据的士上所标明的投诉电话去投诉。
“住海边、玩海面、吃海鲜”。这几句时时挂在珠海人嘴边的话简单却道出了珠海人的生活特色,吃喝住玩无不与海相关。在这里品尝珠海盛产的鲜蚝、膏蟹、龙虾、海胆、狗爪螺、将军帽等水产品,既新鲜又便宜。
美食推荐 珠海膏蟹 斗门河虾 白蕉禾虫 南屏脆肉鲩 白藤莲藕
珠海地处珠江和西江的出海口,咸淡水交界,海岸线长,滩涂广阔,这里盛产的蚝和白蚬是膏蟹的上等食料,加上沿岸工业污染少,出产的螃蟹没有内河和淡水湖生 产的螃蟹那种泥草腥味。
斗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咸淡水适度的水域,最有利于河虾的生长。因此,斗门的著名土特产沙虾具有鲜、甜、美、脆等特点,是食客推荐的美食,配以海鲜酱油,味道鲜美。
通常的做法有白灼、椒盐、盐焗等,春耕后是沙虾生长的好时机。
珠海斗门白蕉咸淡水交界,河涌众多,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盛产优质禾虫。白蕉禾虫可以炒、炸、熏、蒸、生晒、腌制、煲汤,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
南屏脆肉鲩是用特殊方法配养出来的鲩鱼,肉质脆而爽口,因产于南屏而出名。鲩生活在淡水中,是中国特产的重要鱼类之一,亦称“草鱼”。南屏水库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满足脆肉鲩配养条件。脆肉鲩的营养价值是极其之高的。
生长于白藤湖内的纯天然无公害的、独特的滋补保健的农作物,以肥硕、多粉、松化无渣驰名,在港澳有盛誉,并以之匮赠亲朋。大凡酒席宴客,无不推出。其做法主要有“火腩焖莲藕”、“田鸡焖莲藕”。
美食聚集地
美食一条街
珠海市内也有几个知名的风味食街包括银都食街、青蓝山庄美食一条街、口岸广场食街、百货广场澳门街、中华美食城等。其中银都食街是一条古色古香的食街,据说食街的设计还是来自“清明上河图”的启迪,既有庭院长廊式的古式餐厅,又有现卖现烹的大排档,让人感觉似乎走进古代的闹市,别有风味。
湾仔海鲜自助一条街
在珠海吃海鲜有很多地方可去,海鲜酒楼成行成市。但是湾仔渔人码头却是一个独具魅力的地方。这里是一条不大的老式街道,与澳门只有一河之隔。街道两边都是各种各样的海鲜摊档,价格便宜。
珠海的水产品极为丰富,主要特产有叠石蚝油、珠海肥蟹、黄金风鳝、横山粉葛、白藤草织品、小托山桔、黄杨荔枝、湾仔鲜花等。另外,珠海市区繁华热闹,商场众多,很多商业街和大型百货商场,融购物和休闲于一体。
由于珠江口西岸处于咸淡水交界地带,故珠海鲜蚝个大肉肥,含有丰富蛋白质和矿物质。
特别是叠石蚝油,畅销港澳、东南亚及檀香山等地,来到珠海一定要买一些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
黄杨荔枝产于黄杨山西侧的果木林场及莲溪东湾乡。果体特大,肉厚,呈翠玉色,透明,脆嫩爽口,清甜如蜜。
小托山桔因盛产于珠海斗门黄杨山东侧之小托山上而得名。果皮含有芳香油,可食用及作调香原料,有化痰止咳、利水通尿、开胃祛疳的功效。另外,制作盆景可作观赏,是珠海年花市场的一个传统品种,颇受欢迎。
湾仔原来是渔村,城市化之后,原来的渔民多数开始从事咸鱼腌制和销售,形成了现在的湾仔咸鱼品牌,是珠海颇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购物天堂
拱北商圈
拱北商圈由迎宾路、粤海东路、情侣南路、拱北口岸围合而成,是珠海商业发展较早、最为繁华的区域。
湾仔海味市场
湾仔海味市场位于湾仔码头对面,这里铺位十分整齐,主要经营海味干货,如鱼翅、鲍鱼、海参、咸鱼、瑶柱、鱿鱼等。还有一些小饰物如珍珠项链、奇形贝壳、特色耳环等。由于这个市场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此受到来珠海游玩的游客的极大欢迎。
坐落于珠江口西岸的一座“百岛之市”,毗邻澳门使她成为经济特区,典型的亚热带风光、宁静休闲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她流连忘返。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春秋最佳。珠海全年温暖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一年四季都让你流连忘返。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情侣路——珠海渔女——圆明新园——湾仔;D2.东澳岛。
注意事项
1、穿着建议
春天:长袖衬衫、毛衣、夹克,最好准备一件薄外套。
夏天:短袖衣物即可,但是夏季多雨记得带好雨伞。
秋天:和春天相似,早晚温差较大,建议还需要准备好薄外套。
冬天:偶有阵寒,着薄棉袄,戴手套围巾为宜。
鞋子要以舒适的运动鞋、平底鞋为宜,还可以多带一双柔软的拖鞋或沙滩凉鞋,因为珠海到处可以看到沙滩。最好不要穿新鞋出游。
2、购物建议
在当地购物,为了维护您的切身利益,记得索取正规发票,如实在没有发票的,建议您不要购买。
3、关于从珠海去澳门
到了珠海去澳门,路程很近,交通方便。去澳门要到拱北口岸、横琴口岸或湾仔出关,不过事先要办理好港澳通行证及澳门签注。
珠海为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新型花园城市;珠海属国家新颁布的“幸福之城” ,所以在中国有“浪漫之城” 的称号。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珠海地势平缓,倚山临海,海域辽阔,百岛蹲伏,有奇峰异石和秀美的海湾、沙滩。内陆由凤凰山、将军山两大山系的山地丘陵及海岸、平原所构成。最大的海岛是三灶岛,面积约78平方公里。珠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常受南亚热带季候风侵袭,多雷雨。
名称由来
珠海位于珠江口的西南部,因位于珠江注入南海之处而得名。唐宋以前,西北江三角洲的滨海线处于五桂山(今中山市境内)以北,珠海全境为散落在珠江河口外的偏僻海岛。
有关珠海地名出处的传说颇多,但最经得起推敲的还应该是从地理角度给予的释义。珠海唐家与伶仃洋之间海域,古代就被当地居民称之为“珠海”。在《唐氏族谱》上,有人取名为“唐珠海”(明朝永乐年间)。民国初年唐家三峰小学的《校歌》中,其歌词有“前环珠海,后枕鹅峰”之句。可见这片海域早已有“珠海”之称。因此,珠海建县时,由于这一地区位于珠江出海之处,故称之为“珠海”。
历史文化
珠海在公元前221年隶属南诲郡番禺县,汉朝隶属番禺县,晋至陈朝隶属东官郡,隋朝隶属宝安县,唐代隶属东莞县辖。当时在今山场村设立文顺乡,是香山地区最早的行政机构。
宋朝以后,因这里盐业和银矿业兴旺,开始在山场村设置香山镇。至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设置香山县,隶属广州府,沿至元、明、清三代;明末在前山筑城池,称“前山寨”,既是军事要塞,又兼管澳门和前山行政、外交事务。
辛亥革命以后,香山县隶属广东省。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易名中山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0--1934年中山县政府设在唐家。
1949年10月30日,珠海内陆地区解放,1950年8月3日万山群岛海岛地区解放。1951年1月,从中山县划出鸡头角、涌口山、万山群岛、淇澳岛,从东莞县划出万顷沙、五涌、一涌、龙穴岛,从宝安县划出内伶仃、固戊、蛇口、盐田、外伶仃岛、佳蓬列岛等组成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岛管理局珠江分区,后改为珠江专区海岛管理处,隶属珠江专署。1952年7月,海岛管理处移交给中山县,同年10月,在唐家镇设立渔民区人民政府,管理48个大小岛屿和海湾。为加强海边防管理,发展渔农业生产,经政务院批准,于1953年4月20日成立珠海县,由原中山、宝安、东莞县划出部分沿海地区和海岛组成,隶属粤中行署,县址设在唐家。1959年3月并入中山县。8月,成立珠海工委。1961年4月,恢复珠海县建制,县址设在香洲。1979年3月5日,珠海县改为省辖市建制。
1980年8月,在珠海设立经济特区。1983年5月,斗门县划归珠海市辖。1984年6月,在原珠海县范围管辖区域设立香洲区,为县一级建制。以后珠海境内由广东省管辖的红旗、平沙农场划归珠海,2010年是珠海30周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