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上海市的公交交通,其线路、车辆、载客量均居全国第一。全市已形成了由地面道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大桥以及地铁、高架式轨道交通组成的立体型市内交通网络。
上海出租车以桑塔纳为主,在高峰时段打车比较困难,建议打电话提前预约,或者到附近的高级写字楼和酒店门口等。这些场所客流量大,门童发现等车的人比较多也会主动打电话叫车,比在街边拦车保险。有的酒店门童会挡住外来者以保证本酒店的客人能尽快乘车,最好先进去转一下再出来排队。
上海交通路线非常方便,四通八达。普通汽车、电车、双层客车单一票价,线路长度在13公里以内的线路票价1.00元/人次;线路长度在13公里以外的线路票价1.50元/人次。空调汽车、电车、双层客车单一票价2.00元/人次。一般首末时间:首车4:30,末车:23:30。
所有轨道交通实行一票通的全路网计价模式,无论乘客跨线乘坐多少地铁,均按进出两站间最短换乘里程计费。6公里以内3元,6-16公里4元,16公里以上每10公里加收1元,只乘坐5号线则6公里以内2元,6公里-16公里3元。
持公共交通卡的乘客可进行虚拟换乘 即出站30分钟内再次进入邻线乘车可以连续计价开通此业务的车站有:上海火车站站(3/4 - 1)、 虹口足球场站(3 - 8)、陕西南路站(1-10)和虹桥2号航站楼站(2-10)。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已开通运营11条线(1号线-11号线),是目前中国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建线路有12号线、13号线、16号线。近期及中远期规划将达到19号线。
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游客来说,在上海租车游玩即方便快捷,又有很大的自由度。上海汽车租赁可以自驾也可以代驾。
上海有多处渡口可到达崇明岛,如吴淞客运码头、宝杨路轮船码头、芦潮港轮船码头、秦皇岛路轮渡站、东昌路轮渡站等。
上海市美食多样,中国及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佳肴都能在上海觅到踪迹。上海本地菜系,又称海派菜、上海菜,以烹调鲜活著称,特别是鱼虾,非鲜不取,非活不用,有浓油赤酱、色泽鲜亮、注重原味的特色。
草头是江浙常见的野菜,圈子,是猪的直肠,‘圈子 ’出油,草头吸油。当红烧的圈子遇上生煸的草头,不仅倚红偎翠,煞是养眼,而且因草头“吃油”的天性恰好吸足了圈子的油腻,吃起来草有肉感,肉有草香,肥而不腻。
苏东坡曾称赞鮰鱼:“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可见鮰鱼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红烧鮰鱼是上海名菜,也是比较普通的一道上海本帮菜,可以说上海师傅人人都会做。其卤汁浓如胶质,鱼肉入口即化,咸中带甜,色泽红亮,非常受当地人青睐。
上海本帮菜,浓油赤酱的典型代表,是指烹调后的鳝糊端上餐桌,热油尚在盘中“辟叭”作响。其特点在于鳝肉鲜美、香味浓郁、佐酒下饭、开胃健身,滑溜溜的着实很有弹性。所以六、七月间的黄鳝,倍受游客青睐。
八宝辣酱是上海著名特色菜,原是由“炒辣酱”改良而来的。在40年代,九江路上的同龢馆厨师们参照上海本地菜“全家福”的烹制法,在炒好的辣酱上浇上一个虾仁“帽子”,又对炒辣酱的原料进行了调整充实,用虾仁、鸡肉、鸭肫、猪腿肉、肚子、开洋、香菇、笋片等八样主要原料烹制而成, 味道辣鲜而略甜,非常下饭。
美食聚集地
城隍庙美食街
上海城隍庙一条街与豫园毗邻,又称老城隍庙,位于方浜中路,东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旧校场路。经营各种上海风味小吃:绿波廊的特色点心、松月楼的素菜包、桂花厅的鸽蛋圆子、松云楼的八宝饭、南翔小笼和酒酿圆子等,可称得上是小吃王国了。
云南南路美食街
地处市中心,北起延安东路,南至金陵东路,是上海人下馆子去的最多的地方。曾有人戏言:“步入云南路,口福,口福,淌下口水无数”。这里有长安饺子楼、金陵酒家、三和楼菜馆、老正兴菜馆等,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北京烤鸭、小金陵盐水鸭、“小绍兴”的白斩鸡、天津狗不理包子、新梅居的热气羊肉、“老四川”火锅、“新疆烤羊肉”等。
在上海市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上海特产小吃和工艺品,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城隍庙五香豆和梨膏糖,在当地专卖商店、超市一般都能买到。
凤尾鱼,又称烤子鱼,特征为体侧扁,尾部延长,银白色,雌大雄小。凤尾鱼是名贵经济鱼类,肉质鲜美,供鲜食或制罐头食品。通常人们喜欢将它油炸,加上辅料佐餐,味香酥可口。油炸凤尾鱼制成的凤尾鱼罐头畅销国内外。
嘉定竹刻早在明清时代就是上海地区的著名工艺品。其刀法独树一 帜,主要分为平面雕和立体雕两种。立体雕以竹根为主,平面雕以扇骨、笔筒、花瓶等。所刻书、画、插屏、挂屏等欣赏艺术品和烟盒、笔盒、花瓶等实用工艺品刀法缜密精致、图案清丽淡雅。 嘉定竹刻名家辈出,如明代的秦一爵、沈大生、侯崤曾、清代的封颖谷、时大经、张学海等等。
上海织绣有刺绣、抽纱、机绣、绣衣、印花品、地毯和艺术挂毯七大类。上海刺绣以顾绣最为著名,至今已有四五百年历史。上海地毯以工艺细腻、图案典雅著称,产品以手工羊毛地毯为主,还有丝织地毯等。艺术挂毯则能较好地表现油画、中国画的艺术效果,用作室内装饰,更显其高贵大方。
购物天堂
徐家汇
位于华山路、虹桥路、漕溪北路、肇嘉浜路与衡山路5条道路交汇处,这里有素有“四大金刚”美誉的东方商厦、港汇、太平洋百货和汇金广场。此外还有百脑汇、太平洋电脑广场、宏图三胞形成的数码广场和美罗城。在港汇楼上有条名为“阿拉街”的特色街,街很短,却充分展示出旧上海的风貌。徐家汇地铁商城也是不能错过的购物好去处。
花花绿绿的上海,行色匆匆的上海,穿睡衣的上海,泡夜店的上海。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两季最佳。3至5月的上海温度适中,适合郊外踏青;9至11月期间的上海秋意浓浓,不能错过品尝膏足肉美的大闸蟹。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徐家汇天主教堂——衡山路休闲街——淮海路——新天地;D2.欢乐谷。
注意事项
1.上海夏季炎热,应备好防晒及防暑解暑物品;冬季潮湿寒冷,应注意保暖防风湿。
2.上海的餐饮菜量较小但精致,北方人应适当加菜以免食不饱。
3.去上海旅游要注意上海话比较难懂,外地人自助游上海前最好适当学习,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会。
4.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游客应注意行为及形象因素,注重爱护环境,文明礼貌。
5.去上海旅游要注意南京路和城隍庙等地点比较繁华拥挤,请注意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以防失窃。
6.上海的交通比较发达,但是公路交错,容易迷路。如须自由活动,请最好找向导或自备地图,以免耽误时间。上海的公交车以投币为主,请备好零钱。
上海市为中国的经济、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上海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空气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春秋较短,冬夏较长。5至9月是汛期,全年70%左右的雨量集中在这一时间内。
民族
上海居民主要是汉族人,少数民族中壮族回族居民也很多。
节日
上海节日活动丰富,主要有:农历3月 龙华庙会;4月 南汇桃花节、闸北区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5月青浦国际龙舟赛、普陀区的国际花卉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逢奇数年举办);6月 上海电影节;8月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9月—10月 上海桂花节、上海国际音乐烟火节、上海旅游节;10月 上海柑桔节、上海国际魔术节、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逢偶数年举办);11月 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亚洲音乐节、上海艺术博览会、上海电视节;12月 全民健身节、上海国际马拉松赛。
历史文化
上海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春秋为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开始建城。“申城”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城市。后来几经变迁,地名经过多次更改,终于在三国时期于佘山附近固定下来,更名为“华亭”。
1842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以后美、法帝国主义也相继在上海强辟租界,提供了市民免于反动政府,军阀以及历史战乱的侵袭打扰的相对自由安全的环境,加之作为自由贸易港的便利,使得上海各项民族产业得以迅猛发展。自由开放的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贾贵族文人-墨客革命者各色人等的大量涌入,至20世纪初,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贸易中心。1927年设特别市,现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县、宝山县等10个县划入上海,上海面积扩大了10倍,现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