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昆明——河口的L933次列车经过红河,不过这条铁路是窄轨火车,停靠站很多,整个路程大概需要17小时,同样走这段路公路只要10个小时,所以乘火车太耽误时间,不太可取。还有一列小龙潭——宝秀的8983次列车,坐这两趟火车都可以顺便去看看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碧色寨车站。
小贴士:云南十八怪中“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指的就是昆明到河口的米轨铁路,云南的地形复杂,山路较多,所以这条铁路行车时间长,而且车厢也比普通火车窄,坐着不太舒服,如果赶时间的话,最好还是坐汽车。
到达往红河方向的客车主要集中在云南旅游汽车客运站,另外昆明汽车客运中心站、黄土坡客运站也有班车可以到。
离开从个旧到昆明可以在个旧客运站乘车。这里还有通往昆明至个旧及红河州的各市县都有长途大客车往来,另外,通往省内和州内的客车也很多。
红河当地交通
出租车
出租车都是桑塔纳,起步价5元,超过3公里后1.2元/公里。
其他
对于自助游的人来说,在红河州旅游最好是租车,不过当地租车也不太容易,除了建水、河口地区的旅游服务设施相对完善,其它地方基本没有租车业务,如果不觉得麻烦的话可以通过当地政府或林业局来寻求帮助。还可以在路上碰碰运气搭便车,当地人很淳朴,一般都会行方便的,价钱可以商量着给,不会很贵,但女孩子最好不要单独搭车。
红河州地区饮食的最大特点是大多都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特色菜有哈尼族名菜竹筒烧肉和正宗的蒙自过桥米线等,另外红河州的豆腐也很有特色,吃法相当多,值得一尝。
美食推荐 蒙自过桥米线
蒙自过桥米线
蒙自是云南名吃过桥米线的老家了,“菊花过桥米线”是小吃中的精品,颜色鲜艳、香气扑鼻,看着就令人馋涎欲滴。过桥米线的传说:传说清朝时,有位秀才常到蒙自县城外德同湖小岛上读书,贤妻每天给丈夫送饭。秀才常常苦读忘了吃饭,凉了才随便吃点。偶然一次妻子受到鸡汤浮油能保温的启示,常变化着花样把热米线送给丈夫吃。第二年,秀才考上了状元。贤妻的故事在当地逐渐传为美谈,因为妻子到岛上要过一座桥,而把这种米线取名“过桥米线”。
建水地区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括、烧炼、磨光等工序,方可完工。品种繁多,有煮器、文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其中建水紫陶汽锅为拳头产品,该产品采用当地特有紫陶土配制成坯,经过绘画、镌刻,高温烧结,用硅石打磨抛光而成。外形光亮细润,古色古香,具有耐酸碱、透气性、无铅无毒的性能,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使用建水汽锅蒸煮食物,保存时间长,味道鲜美,尤其以云南 “三七”为配料蒸煮子鸡的“汽锅鸡”著名,为云南名菜。
个旧锡制工艺品采用高纯度精锡,经过熔、压片、裁料、造型、刮光、装接、雕刻等工序制作而成。由于锡的化学物理性能,具有耐酸、耐碱、无毒、无味、不上锈、防腐蚀等特点。锡制工艺品有酒具、茶具、灯具、化妆品盒、浮雕锡画、花卉草木、鸟兽鱼虫等近百种。
远甜藠头是传统的土特产品,人们十分喜爱的地方风味咸菜。开远甜藠头具有色泽金黄透亮,味颇甜微辣清香,质地软嫩脆糯之特点而久负盛名。食之能调和口味,解除油腻,健脾开胃,增进食欲。此外它既能当名菜独用,又能做配料,调制各种美味佳看。丰盛的宴席上以此作点缀,可以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当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两句谚语:“久食佳看不知味,馋涎只为甜葛头”,“胃口不开不用愁,只要食颗甜葛头”。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如春,皆可出行。
建议游览天数 1天
建议游览顺序
建水——元阳梯田——河口
注意事项
尊老敬老是哈尼族的传统礼仪,走路不能从老人面前走过,要动老人身后饶过;杀鸡时,鸡头鸡肝要敬给老人,这时客人要双手接过鸡头,然后敬给在座的老人或者长者。
气候环境
建水、蒙自、河口逐渐升高,去旅游至少要带上两季的衣服,还应该带一件轻便的雨披,既可以在下雨的时候档挡雨,也可以在走累了的时候铺在地下歇歇脚。
民族
在红河州的世居民族中,哈尼族和彝族最具代表性。传说,哈尼族先民曾游牧于遥远的北方一个名叫“努玛阿美”的地方,哈尼族称作“哈尼纠的努玛阿美”,意即“哈尼人种诞生在努玛阿美”、或“努玛阿美是哈尼人种诞生的地方”。据史书记载,唐代,“昆明”部族中出现的“和蛮”及“和泥”分支,便是历史上最早的哈尼族称谓。后来,哈尼族又有哈尼、豪尼、糯美、卡多、叶车等20多种自称。“哈尼”一词是由代表飞禽走兽的词和代表女性的词组合而来的。“哈”在哈尼语中有强悍、勇猛的意思,“尼”在哈尼语中不仅具有“人”的意思,而且有女性的含义,表示女性是人类的母亲。
艺术
红河州是滇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历史积淀悠久深厚,民族文化五彩斑斓,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中原文化和边地文化相汇交融、近代东西方文化碰撞?激,孕育了奇特绚丽的人文景观,享有"滇南商埠"、"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是袁嘉谷、熊庆来、李乔、张冲等近现代名人的故乡。
历史文化
红河州历史悠久,素有“滇南商埠”、“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旧石器时代,红河州即有人类繁衍生息。汉代,红河州境分属牂牁郡和益州郡。三国时为兴古郡。两晋南北朝时分属梁水、建宁两郡。唐初,红河州一带属南宁州都督。南诏时属通海都督。公元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今红河州之大部隶属秀山郡(府治在今通海县),泸西、弥勒属石城郡(今曲靖)。元至元十三年,现红河北岸大部分地区分属临安路和广西府管辖。临安路治在通海,下辖建水、石屏、宁州(今华宁)三州和舍资千户(蒙自老寨);弥勒、泸西属广西府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