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海口市内交通发展比较完善,公交每站间距都比较短,各个公交线路基本可以到达各个景点。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东南20公里处,是一座现代化的4E级民用机场,配备世界先进的二类助航灯光系统,通讯导航设备和其他服务设施也达国际先进水平,可满足波音747-400等大型飞机全重起降要求。
海口有新港、海口秀英港两个港口,每天开往大陆沿海及香港等地区客轮达40多艘。
海口当地交通
公交
一般首末时间6:30--22:00,海口市区公交车票价一般是1元,多数是无人售票。 “公汽冷巴”价格也是1元。
出租车
海口的出租车主要有马自达、捷达、夏利等车型,起步价3公里10元,“夏利”、“捷达”、“马自达”1.8元/公里,新款“捷达”车、“桑塔那”2元/公里。
摩的
海口市区已经禁止“摩的”带人,不过晚上还能见到“摩的”穿行,一般起价3元,为了安全,建议不要乘坐。
海口菜的技法与粤菜差不多,但却以椰味见长,比如椰奶鸡、椰奶燕窝盅等。海南四大名菜,以及石山扣羊肉、曲口海鲜、四宝琼山豆腐、斋菜煲这些在海口都能吃到。
通常肉锅是放在店铺最前面位置的,两口大锅一个煮着牛腩,一个烧着猪脚。火在锅下温温吞吞地烧着,把一阵阵撩人的香气泼洒在空中。店家阿姨或小妹总是端着一个很浅的扇口碗,用小勺从硕大的锅内盛出饭,再走到呼呼噜噜滚着的肉锅前。要猪脚饭的话,在浅口碗上装好饭,弄一勺猪脚连汤带肉地浇上去,就端到了你面前。
石山壅羊,产于海口市西南马鞍岭死火山地区,当地居民以“圈养”的方法饲养出优质山羊,毛色乌黑光亮,皮嫩而滑,肉质厚实,不腻不膻。最佳的壅羊是出生15~20天的羊羔或是圈养两个月左右、重约15公斤的中羊。壅羊的使用方法有汤涮、白切、红焖扣羊和药炖,以羊肉火锅最为有名。
海口最有名的粥莫过于鸽粥和蟹粥了。食材一定是鲜活的,也没有其他过多的配料,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鸽粥的香和蟹粥的清甜。当粥带着热腾腾的气息被端上桌后,再放些葱和香菜末,洒些胡椒粉,或来点儿油条段儿,一碗下去余香袅袅,清甜鲜美弥散在唇齿之间,绝对令人印象深刻!
鱼煲是海口的一大特色,主要集中在白坡里和大英村两处。但是味道各有不同,前者以新鲜原味为主,后者先用油炸后再煲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清淡或香辣,价格实惠,一般中份鱼煲价格在20元左右。
在海南的民间食品中,椰子饭是一种极为独特的食品,是由海南优质糯米、天然椰肉和椰汁一同蒸熟而成,是海南传统农家小吃。
美食聚集地
新埠岛
在这里你可以在船上品尝新鲜海产,或是购买刚刚打捞上来的海鲜,这个代加工的海鲜店加工成自己喜欢的口味~这里是海鲜大排档的聚集地。
在海口不妨逛逛当地的土特产商店,在那儿买些兴隆咖啡、胡椒粉、椰糖之类的东西带回去,无论是自己吃还是送人都是很不错的,尤其是海南的胡椒粉,非常香,很值得买。
海南是我国咖啡的主产地,好多国外品牌的咖啡原料都取自兴隆咖啡。兴隆咖啡保留了咖啡的原香原味,香浓滑口、风味独特。
在海南购胡椒,有白胡椒、黑胡椒和野胡椒之分。野胡椒比人们种植的胡椒粒要小,呈浅褐色。一般人认为野胡椒纯属天然,其香味更为浓烈。
海口的黄灯笼辣椒酱很有名,喜欢吃辣的人不要错过,有普通和特辣两种,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一般普通的超市里都有卖。
在海口几乎满大街上都能看到用椰子壳做的工艺品,是留作纪念和馈赠的好礼品,价格也很便宜。根据大小一般10元左右就可以买到了。
购物天堂
海秀大道
海秀大道是海口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海口宾馆附近地段,云集了许多旅游纪念品商店。其中,装潢考究的一般都是珠宝店,主要售卖海南特产的南珠、水晶、玳瑁,买这些东西时要狠狠还价,最好有懂行的人陪同买,否则难免上当。
迷人的碧海蓝天,旖旎的海底世界,茂密的热带丛林,传奇的少数民族风情,奇特的火山地质遗迹,海口、休闲度假首选之地。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10月到次年5月。北方酷寒袭来的时候,海口却是暖风和煦,这期间,海口风平浪静,气候宜人,并且这期间有海口著名的“椰子节”和“军坡节”,适合旅行。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红树林——海口火山群——海口骑楼老街;D2.热带野生动植物园——假日海滩。
注意事项
1、背囊尽量选取透气性好的。衣服要带吸汗、透气、易干的,且不要带太多,晚上可以洗衣服,第二天一定干。如果是冬天,尽管天气暖和,最好也带件外套。
2、海南岛紫外线辐射很强烈,要带好墨镜、高指数的防晒霜和遮阳伞,最好还准备些预防中暑、肠胃疾病的药品和防蚊虫叮咬的药水等。
3、游泳用具泳衣、泳帽、水镜一定别忘了带。
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多台风暴雨,冬季冷气流侵袭时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到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664毫米,平均日降雨量在0.1毫米以上雨日150天以上;年平均蒸发量183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5%。常年以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4米/秒。
妈祖文化
海上航行自古以来都非常凶险,吉凶未卜。至今约1000多年以前,在福建湄洲有一位善良的女子,被企盼平安的人们演化成能逢凶化吉的海上保护神,这就成为了妈祖。从宋朝开始,对妈祖的称谓改变过很多次,如林姑娘、灵惠夫人、天妃、天后等。后来,形成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妈祖文化经过近千年的传播,被来自不同地方的闯海人带向世界各地。由于海南岛四面环海,在岛上生活的人们或渡海而来,或以海为生,就这样,妈祖文化在这里得以生根发芽。据历史记载,到元代的时候,这里已建成了多座妈祖庙,再到明清两代,妈祖文化更是盛行,并延续至今。
传统民间艺术
黎锦是勤劳的黎族人采自木棉花蒴果内的棉,纯手工织出的一种特色花布,最早称为“吉贝”布,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远在春秋时期就已经非常有名了。黎锦的品类大致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床单、被子等,其中以古称“崖州被”的被子最为有名。黎锦的工艺主要有纺、织、染、绣等四大类,一般是红、黄、黑、白等几种颜色,其图案以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最为常见。黎锦精细、轻软、洁白、耐用,难怪古人对黎族织锦工艺发出过“黎锦光辉艳若云”的由衷赞美。
传统戏剧
琼剧是中国海南省的民间传统戏曲艺术,又称为琼州剧或海南戏。琼剧是南方戏剧其中的一个支系,以海南话为主要的戏曲语言,使得其具有流行的地域性,仅限于海南岛以及两广之间。琼剧是海南的本土传统文化象征,至今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但具体的起源时期却难以考证。琼剧的音乐唱腔在前期为“曲牌体”,并具有帮唱,如《琵琶记》、《槐荫记》、《蟠桃宴》、《八仙贺寿》等一些传统剧目,唱词中均有牌子,还有些采用一些大字牌子和小曲。而后期则演化为了“板腔体”。
历史文化
海口的历史起源于汉朝。在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征服了百越,设珠崖、儋耳两郡和海南的16个县。而海口则下属于珠崖郡玳瑁县。在唐代,海口成为琼州的一个港口,它也是通向内地的交通枢纽。在宋代,为了巩固边防,设立了海口浦,因此而得名。1858(咸丰八年)年,海口开放通商口岸,改名为琼州口。此后,各国先后在这里设立了领事馆。中华民国初年,再次改名为海口。
海口于1950年4月23日解放,人民政府于同年6月1日成立。解放后,海口市属广东省政府管辖,但是海南行政区的首府。1983年3月,海口实行对外开放。1988年,海口成为海南省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