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桂林作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旅游城市,交通发达。飞机、火车、汽车线路多样,有水路条件的还可以走水路到达。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距桂林市区28公里,开通6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均有航线飞往桂林。与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和香港、澳门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泰国曼谷、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直航。游客可通过携程旅行网进行国内、国际机票查询与预订。
铁路北接京广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桂林火车站,俗称南站,它是主要的客运站。在市中心,位于东西向的大马路、上海路和南北向的大马路、中山南路交界处,此站规模大,可容纳1.5万人候车。这里交通、住宿非常方便,乘坐列车的游客最好选择在南站下车,方便去各景点游玩。
四通八达的公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市境内322线已改造成高等级公路。拥有环城高速公路、桂柳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桂黄一级公路、桂阳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实现100%乡镇通车。
桂林的水运主要在漓江上,并且沿着漓江经过梧州可至珠江,到达广州、香港、澳门等地。
桂林当地交通
公交
公交票价已恢复为1元,部分空调车、双层车、、绕城线路(20和36路)、开往郊区、郊县(如开往临桂的85路,开往灵川的301路)的公交车为2元。
出租车
桂林市内的出租汽车比较多,大部分是捷达、桑塔纳,还有少数富康车。出租车收费分为白天和晚上两个时段标准,白天(6:30-23:00)2公里起步7元,超过2公里不足4公里1.6元/公里,超过4公里2元/公里;晚上(23:00-次日6:30)起步费7.80元,2~4公里之间为1.80元/公里,4公里以上2.40元/公里。
自行车
在桂林市内租辆自行车游览,既环保又健康。单车租赁点主要在各大宾馆内以及附近主要干道上,比较方便。收费有计时和计日两种,大概10-15元一天。比如在桂林国际青年旅馆内,就有自行车出租,价格为每天15元。
桂林地处岭南要冲,自古官宦商旅云集,饮食习惯南北交融,粤、川、湘、浙、赣、闽均有承传。近世纪以来,粤、川饮食影响大,同时融入地方习惯,又因旅游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
桂林米粉以其独特的风味远近闻名,其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其吃法多样。
制作方法独到,是阳朔最有特色的一道名菜。端上来大大一盆,蒸腾的热气里,红红的浓汤裹着大块大块色泽浓郁的鱼肉,飘到跟前的香味是鲜香里带着些许辣味的,足以把五官都调动起来,一入口,肉质是一丝一丝的细嫩,辣味和鲜味完美结合,细品时还有一点回甘。
它是以老叶红茶为主料,用油炒至微焦而香,放入食盐加水煮沸,多数加生姜同煮,味浓而涩,涩中带辣。恭城一带还再加磨醉的花生粉,使味道多了醇厚少了涩,并因煮的时间恰到好处。喝油茶必须配以各种佐食的小吃哦~
桂林田螺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挑开螺的顶盖,撮着嘴用力喝进去,吃完田螺再喝汤,其味道又辣又鲜,特别开胃。当螺蛳肉吸不出来时就需用小竹签来帮忙挑出。螺蛳汤是煮田螺的精华,用它做出的螺蛳米粉,鲜辣得会令人额上冒汗,脸上放光,过瘾极了。
主料为米粉, 把米粉装入状如马蹄的木模里, 用黄糖粉、马蹄粉或芝麻粉包心,猛火蒸熟,取出即可食用。其制做简便, 吃来香甜扑鼻, 松软可口。一般多为个体摊担现做现卖,散见于各处街头巷口,来往行人, 即购即吃, 极为方便。
美食聚集地
正阳步行街
正阳步行街为桂林“吃喝玩乐”的宝地,街口对面就是特色饭店聚集地(王城饭店、二小羊肉等等),狗肉火锅、清汤羊肉、黄焖漓江鱼、马肉火锅、香辣蟹等桂林特色名菜数不胜数,步行街里面也是大小饭店林立(聚福林、陈记、正阳汤城等等),天南地北、本地特色什么都有,是一个品尝佳肴的好去处。
西城路夜市
桂林的西城路夜市规模很大、百货齐全、琳琅满目,有很多精美的工艺品和书画家临场献艺,如现场画扇、作书、绘鞋衫等等,也有各类地方特色小吃。桂林夜市原来在中山中路,因长期阻碍中山路交通的缘故,去被迁移到西城路步行街一带,主要包括西城路、交通路、临桂路、白果巷。
桂林有很多著名的土特产, 最有名的桂林特产还要数桂林三宝,桂林三宝的制作工艺有很长的历史,享誉海内外。
特产推荐 桂林腐竹 桂林三花酒 桂林辣椒酱 桂林腐乳 桂花马蹄糕
是一种用大豆加工制作的食品。因外形向干竹片,故名腐竹。它干燥、轻薄,便于久贮。烹饪方便,或炸、或炒、或卤、或炖均可,做出的菜肴或酥脆香甜,或鲜嫩软滑,风味相当别致,营养价值又高,所以是本地群众喜爱的食品。
三花酒是米香型小曲白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南宋。因蒸熬三次, 摇动可泛起无数泡花, 质佳者, 酒花细, 起数层, 俗称“三熬堆花酒”, 简称“三花酒”。无色透明, 蜜香清雅, 入口柔绵, 落口爽洌, 回甜, 饮后留香。适量饮用, 可提神, 活血, 有益健康。
有300余年的生产历史, 与豆腐乳、三花酒同被称为“桂林三宝”。主要原料为鲜红辣椒、豆豉和大蒜等。选料十分讲究, 生产工艺独特。具有色泽红褐、粗细均匀、鲜辣醇香、咸淡适口的特点。能健脾开胃助消化, 为宴席或家庭调味佳品。
桂林三宝之一。桂林腐乳为寸余见方, 厚约6分的小块, 表面呈胶状透明, 色泽黄爽, 奇香袭人。吃法多种多样, 桂林人吃稀饭、馒头, 直接用它佐餐。更多的则是做调味品, 如凉拌豆腐、粉丝、椿芽、清蒸鸭、红烧地羊(狗肉)、荔浦芋扣肉等, 配上桂林腐乳, 是桂林的风味名菜。由于独具佳美的色、香、味、型, 是旅游者最喜欢购买的一种桂林土特产。
马蹄的学名为荸荠。桂林马蹄与众不同,其肉质雪白细滑,水份含量高,清甜无渣,爽脆可口。马蹄熟食可作菜,炒鸡、鸭时可作配菜,有香菇、云耳同炒别具一番滋味。还可加工制作成马蹄糖、马蹄糕和蜜饯;研成粉又可作副食品。
购物天堂
微笑堂商厦
位于中山中路37号。商厦主营:日用百贷、家用电器、服装、鞋包针棉织品、文化体育用品、钟表器材、五金文化、搪瓷器皿、塑料制品、食品糖酒、金银首饰、珠宝工艺品等60多个门类商品;并设置了新华书店、美容美发厅、咖啡厅、食街、游戏机娱乐城。
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甲天下的山水勾勒出一幅唯美的中国画卷,乘一叶竹筏漂荡于漓江之上,犹如置身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
最佳旅游时间
4-10月。此时的桂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靖江王城——象鼻山——漓江精华——兴坪古镇——西街——印象刘三姐;D2.遇龙河——十里画廊。
注意事项
【漓江游船贴士】
1、根据规定,入境游客不能乘坐普通游船。
2、船票可以提前一天时间到桂林市滨江路的水运中心(过南门桥以后右转走20米左边的巷子进去)自行购买。
3、桂林的游船直接到阳朔(枯水的时候游杨堤-兴坪段),中间不能下船,也不停船;没有阳朔到桂林的返航船。
4、马达船可事先说好不用马达,否则可能会因吵闹破坏意境,且刚上路就要和船夫说叫他解说风景,船夫的解说水平绝对不比导游差。
5、竹筏和机动船价格与时间要事先和船夫讲好,一般在40元到70元之间,时间在一个半小时到三小时之间。以60元/船(一船可坐两人)为宜,但是这个价格到不了兴坪大码头,只能到非常邻近的地方,然后走几分钟才可到兴坪大码头,要到大码头的话价格大约是70元。要和他们约好到大码头再付钱,否则有的船夫会甩客的。
6、游船的票价(详见漓江之票价)中包括一顿午餐,普通游船10元的中式快餐,豪华游船35元的中式套餐(6菜1汤)。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风土人情
环境气候
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
艺术
【传统戏剧】
桂剧作为广西最具代表的剧种之一,早在明末清初,弋阳、昆山和乱弹等腔就已流传于桂林一带,又叫桂戏或者桂班戏。桂剧采用桂林本地方言演唱,表演细腻贴切、活泼生动,借助身段姿态与面部表情表达情感,着重采用细腻而富于现实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因而即便是武戏,也多为文做,深受桂林人民的喜爱。桂剧吸取了京剧、祁剧、昆曲等多种戏剧的表演艺术和声腔,唱做念舞占得比重相当,特别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桂剧的声腔乐曲属于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要表现形式,兼有昆腔、高腔、杂腔及吹腔等。
【当代戏剧】
广西大鼓为曲类鼓词分类曲种,于1962年逐渐形成,最早叫做桂林大鼓,曾受京韵大鼓刘派传人张秀颖(小映霞)的指点,表演利落潇洒,特别讲究架子功,刚柔分明,擅长演唱“武段子”。代表的创作曲目有《太平军将军桥大捷》、《特别慰问品》、《好庭长》、《西沙之战》、《雷锋语录》等。桂林大鼓的基本曲调是由旧时乞丐所唱“千家赞”演化而来,逐渐又从“桂林弹词”等曲种之中吸取精华,从而形成了具有特殊风格、板式与联曲变化相结合的独特曲种。
民族
壮、回、苗、瑶、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8.5‰左右。
节日
【10-12月】
桂林市人民政府为提高桂林旅游知名度、增强桂林旅游、吸引游客、为了在每年旅游淡季(10月~12月分)举办年度性国际旅游节活动。1992年开始举办山水旅游节。
【三月三 】
三月三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歌圩节”、“歌婆节”,分日歌圩和夜歌圩。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已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壮族歌节,正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苗年】
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禁风节】
临桂县庙坪瑶旋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历史文化
桂林历史悠久。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经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五代十国时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元时属广西行中书省静江路。明清时均属广西省桂林府。民国时属广西省。
1914年改名桂林县,1940年始设桂林市。1944年11月至1945年7月28日,为日寇占领。光复后仍为广西省辖市。历史上长期为广西省会。1949年11月22日桂林解放,为广西省辖市,1958年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