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目的地指南 > 亚洲 > 中国 > 甘肃 > 酒泉 > 敦煌

敦煌duhuang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
详细介绍
敦煌是甘肃省酒泉市辖的一个县级市,中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点。全市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旅游服务业次之,没有相对较强大的工业。这在全国县市中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因为敦煌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莫高窟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于1991年授于“世界文化遗产”证书。敦煌、平遥、凤凰古城、九寨沟与乌镇、丽江古城、水墨婺源和新疆布尔津白哈巴村共同评为蜜月必去中国最美的八个小镇。

敦煌城市指南

交通

    敦煌作为较成熟的旅游城市,曾经丝绸之路的咽喉腹地,贯通中西交通。到达这里可选择飞机、火车、汽车等交通方式,连结了国内共多的城市。敦煌内部的交通方式有出租车和公交车,也可以租自行车骑行游玩。

怎么去敦煌 飞机 火车 客车

飞机

    敦煌机场位于敦煌市东12公里处的莫高镇,现开通有敦煌至兰州、西安、北京、嘉峪关、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固定航线,每周38个班次。从机场到市区,可以乘坐莫高镇到市区的城乡公交,大约15分钟。也可乘坐出租车,费用在30-40元之间。部分酒店有接机服务,预订酒店时注意一下,声明要接机,并且提前一天和酒店联系。

火车

    敦煌现有两火车站,【敦煌站】和【柳园站】。途径柳园站的班次较多。

客车

    客运可通往酒泉、兰州、西安、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格尔木等城市。敦煌市内除去玉门关为戈壁沙路外,都有笔直宽阔的柏油马路通往其它景点。敦煌汽车站在鸣山路飞天宾馆对面,每日有车发往兰州、鸣沙山月牙泉、南湖(阳关)、嘉峪关等地,敦煌到嘉峪关约需4.5小时。

敦煌当地交通

公交

    目前敦煌市区有四条的公交车线路,市内交通以人力车及自行车为主。公交车最实用的有两 条,均位于市中心鸣山路上(敦煌饭店附近)。其中路车可直达鸣沙山,票价元。空调车票价元。另外一条是敦煌市区到莫高窟的乡村公交车,经丝路宾馆、敦煌火车站到莫高窟,从早8:30分起,每30分钟一班,票价8元。莫高窟返回市区的末班车是18:00

出租车

    敦煌的出租车,大多没有计价器,主要是按照车的类型和路程的远近收费。在敦煌出租车主要有“桑塔那”和“夏利”两种车型,市区以内,桑塔纳10元,夏利5元。敦煌出租车昼夜服务。

    由于敦煌大部分各个景点距市区都不是太远但是有点分散,建议选择包车跟随旅行,包车可到沙洲大酒店十字路口,或鸣沙路市政府招待所南的小十字路口处,那里是出租车聚集地,可以与司机讲价。

自行车

    在市区鸣山路上,有个自行车出租点。爱骑行的你可以选择这种出游方式。

租车

    由于敦煌大部分各个景点距市区都不是太远但是有点分散,建议选择包车跟随旅行,包车可到沙洲大酒店十字路口,或鸣沙路市政府招待所南的小十字路口处,那里是出租车聚集地,可以与司机讲价。

美食

美食推荐 敦煌臊子面 驴肉黄面 敦煌酿皮子 羊肉粉汤 泡儿油糕

敦煌臊子面

    敦煌臊子面是一种传统手工麦面制品,或许你会疑惑, 臊子面不是西安的特色小吃吗,其实臊子面同样是敦煌的传统面食,用臊子面待客,是敦煌人最好的款待。吃一碗臊子面,还会使什么疲劳都消失了,去敦煌看莫高窟的的同时,还不妨试上一碗臊子面。

驴肉黄面

    “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是在敦煌对吃流行一句话。驴肉黄面,可是离开敦煌就找不到的美味!作为敦煌八大怪中的第四怪,黄面一盘不足10元,驴肉论斤卖。面细如龙须,长如金线,柔韧耐拉,调汤或加菜食用,香味溢口。

敦煌酿皮子

    敦煌酿皮子是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小吃、本地快餐。酿皮子是一种麦面制品,入口细腻润滑,酸辣筋斗、柔韧可口。把弄好的酿皮子切成细长条,放几片面筋,加上一些蒜汁、酱油、香醋还有芥茉之类的调料便可食用,这就是敦煌的酿皮子吃法。

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敦煌有名的传统小吃。因其选用敦煌本地饲养的膘肥体壮羯羊,所以味道更为鲜美。食用时,先将骨汤兑水,放人适量生姜等香料煮沸,再将熟肉切成薄片与切成块的凉粉盛人碗中,舀入沸汤。浓浓的羊汤羊肉不仅能补虚益血,开胃健脾,还能祛湿气避寒冷,暖胃寒,特别适合冬天吃。

泡儿油糕

    泡儿油糕是敦煌宾馆根据民间传统方法创出的一种风味食品,因其色泽黄亮,表面膨松如轻纱,结有密密麻麻的珍珠小泡,故而得名。都说油炸食品不宜多吃,可是它的美味充满诱惑,用新鲜植物油油炸而成,健康系数相对来说要好很多。

美食聚集地

沙洲夜市风味小吃区

    在风味小吃区有被誉为神州第一面的“清汤牛肉面”、汤浓面滑的“手工稍子面”、入口即消的“泡油糕”、外酥内香的“油酥饼”、滑润可口的“清真酿皮子、凉粉”,酸辣适口的"荞面"等传统风味珍品,令人回味无穷;还有如“浆水面”、“豆豆甜水面”、“炮仗子”、“猫耳朵”等特色面食。

阳关路

    阳关路的敦煌风味羊杂、星月清真餐厅、穆罕默德餐厅、兰州胖姐砂锅等各大饭店名厨荟萃、技艺高超,都有一些拿手名馔,市内现有高档酒店上百家,经营有川菜、粤菜、杭帮菜等南北大菜。

购物

    其实敦煌不光是旅游胜地,丰富的各种纪念品更是数不胜数,敦煌市内有名的购物场所有飞天商场、天马商场、沙洲市场、南关综合市场、济芳斋等,大多集中在市中心反弹琵琶雕像的四周。

特产推荐 敦煌瓜 敦煌酒 鸣山大枣 工艺骆驼 夜光杯

敦煌瓜

    到敦煌不吃敦煌瓜,是一大遗憾。敦煌瓜是敦煌特有的水果之一,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比如“炮弹瓜”就是因为它的形状很像炮弹而得名。这种瓜很大,小的就有十斤左右,大的就是有三四十斤了。最重要的就是它皮薄肉厚,吃起来特别爽口,很过瘾,喜欢吃就买一些带回家吧!

敦煌酒

    敦煌酒,不光是用传统的工艺,优质的高粱、小麦为原料,而且最重要的是“沙洲之泉酿出的好酒!

鸣山大枣

    鸣山大枣以个大味甘营养丰富著称。每颗鲜枣重量可达45克,成熟后外表光亮红中透黑。敦煌酒枣风味独持,制法是秋后挑选个大饱满的鲜枣, 用酒搅拌,封存于瓦坛中,到冬春启封,鲜活如初。枣香伴着酒香,确能使人馋涎顿溢,熏熏欲醉。

工艺骆驼

    骆驼是古丝绸之路上主要的运输工具,其坚韧不拔、忍辱负重的吃苦精神和憨厚硕壮的形象深得人们喜爱。敦煌民间手工艺者,以棉为胎、外裹特制绒布制成的工艺骆驼旅游纪念品,形态各异,造型淳朴,憨态可掬,令人爱不释手,实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敦煌旅游纪念佳品。

夜光杯

    敦煌夜光杯又名阳关玉杯,继承传统工艺精工。取祁连山优质玉石雕刻而成,色泽各异,造型别致,不但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而且抗高温,耐严寒。它在黑暗的环境下会发出淡淡的光,是很名贵的饮酒器皿。无论是独斟自饮,还是亲朋好友欢宴,手中的酒与杯合为一体时,会使生活中平添了许多的浪漫、情趣。夜光杯的真假可以用磁铁一试,真的可以被磁铁吸住。

购物天堂

敦煌商业步行街

    敦煌的商业步行街,白天去景点,晚上在敦煌市内逛夜市的步行街,购买点生活必需品和敦煌的特产,当然也不会缺少国际国内的世界顶级品牌的商场。

沙洲市场

    位于阳关东路的沙洲市场(又名沙洲夜市),既有风味独特的当地小吃,又有敦煌特有的敦煌丝毯、塑像、壁画复制品、夜光杯等。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并且可以砍价!但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挑选,尤其是一些包装精美的壁画拓片,在外形上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小贴士

    莫高窟、月牙泉,还有那残缺的玉门关,敦煌,是个不需要理由来说服自己去的地方,好比梦想,从来不需要理由。

最佳旅游时间 

    5-10月最佳,11-4月间气温较低。

建议旅游天数   3

建议游览顺序

    D1.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沙洲夜市;D2.玉门关——魔鬼城——白马塔;D3.敦煌博物馆——西千佛洞——阳关。

注意事项

    1.带个小药包,西部旅游要带上一些常用药,因为旅行难免会碰上一些意外情况,如果随身带上个小药包,做到有备无患。

    2.注意旅途安全,旅游有时会经过一些危险区域景点,如沙漠探险、魔鬼城等,在这些危险地域活动中,要尽量结伴而行,千万不要独自冒险前往。

    3.讲文明礼貌,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对人都要有礼貌,事事谦逊忍让,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4.爱护文物古迹,旅游者每到一地都应自觉爱护文物古迹和景区的花草树木,不任意在景区、古迹上乱刻乱涂。

    5.尊重当地的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想拍僧人、喇嘛、道士和穿着名族服装的少数名族群众,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避免因为误会导致不必要的矛盾。

    6.注意卫生与健康,旅游在外,品尝当地名菜、名点,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享受,但一定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切忌暴饮暴食。

    7.警惕上当受骗,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小部分偷、诈、抢的坏人,因此,“萍水相逢”时,切忌轻易深交,勿泄“机密”,以防上当受骗造成自己经济上的损失。

    8.周密的旅游计划,即事先要制定时间、路线、膳宿的具体计划。

去了敦煌都想去

去了敦煌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