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新兴境内各山区镇都植有青梅树,但以共成镇所产的梅子最佳,以其果肉丰厚,梅核小,人口爽脆而闻名,且含有极丰富之维生素C,以其研制的话梅,粒大肉厚,其味酸中带甜,人口香郁持久生津,盛夏时节泡以开水冲饮,更系有解暑润喉开胃之功用。新兴话梅系著名传统特产之一。
庞寨黑叶荔枝是郁南县的名特产,其历史悠久,驰名省港,具有色泽鲜艳,果肉洁白如玉,去壳后纸包过夜不湿,结实如冻膏,人口爽脆,清甜可口,果大核细,皮薄肉厚的特点,是西江一带久负盛名的佳果,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其产品己形成规模。
郁南境内多枣树,每年春节花开遍野,是年七月果实收摘。鲜枣以蔗精为主等多种配料调制,经特殊工艺处理,炼成别具地方特色之都城密枣。密枣内含丰富的植物蛋白、脂肪、糖类物质,以及含丰富的维生素和钙、铁等微量元素。具有清心润肺、清凉润喉之功效,系广东传统之出口名特产。
最佳旅游时间 10月至12月。
建议旅游天数 1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国恩寺——龙山温泉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云浮地处亚热带,横跨北回归线,年平均温度22.5℃,极端最低温度0℃,最高温度39.1℃,气候宜人,是全国年平均温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云浮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背山面海,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等特征。全年水热同期,雨量充沛,利于植物生长,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云浮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年均降雨量为151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8%。全年中,4至6月为雨季,8至9月天气炎热,多台风,10至12月气温适中,是旅游的最佳季节
历史文化
“云浮”作为地域之名,最早见于唐朝。《新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勤州,领铜陵、富林二县。天宝元年(742年),将全国各州一律改称为郡,勤州改称为云浮郡,这是“云浮”地名的由来。
云浮县的前身则名东安县。东安县的建制较晚,其经过情况如下: 明万历三年(1575年),聚居于罗旁山区(今罗定、云浮、郁南三县毗连之地)的瑶、壮族人民不堪明王朝统治者的剥削、压迫,举行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四年(1576年),明玉朝派两广总督、都御史凌云翼统兵10余万,进剿起义军,经过4个月的激战,官军俘斩了4.3万多名起义反抗的瑶、壮族人民,血腥镇压了起义运动。五年(1577年),为了加强对罗旁山区的统治,明朝升泷水县为罗定州,直隶广东布政使司:析德庆州的晋康乡,高要县的杨柳、都骑、思劳、思办等四都,新兴县的芙蓉一、二图,以及泷水县的南乡、富林二所地,建置东安县(今云浮)和西宁县(今郁南)一起归罗定州管辖。东安县的县治在麒麟山(又名石麟山)旁(即今云城镇的烈士公园一带)。首任知县肖元冈于同年闰八月主理建城造字的工程,经过半年许,在六年(1578年)二月,城垣建成县衙、军署(又名参将府)、学宫、分司、社学、仓库等管理军政文教钱粮的机构也先后建立起来。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了道、州、府、厅等的行政区的建制,在省之下设置若干专区,繁盛都邑设市,其余一律称县。原罗定州及其所辖的东安、西宁(今郁南县)两县同隶西江(肇庆)专区,都是县制。结束了罗定州长达几百年的管辖时间!三年(1914年),当时政府鉴于全国存在3个东安县(广东省的东安县,直隶省〔后改名河北省〕的东安县,湖南省的东安县),易生误会,于是保留湖南的称谓,把直隶的改名为安次县,广东的取古代云浮郡名为县名,从此称云浮县。
1949年10月27日云浮县解放,1958年11月与新兴县合并称新云县,1959年4月新云县改称新兴县,1961年4月恢复云浮县建制。
1992年9月,撤销云浮县建制,设立云浮市(县级)。1994年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从肇庆市划出,设立地级云浮市,辖云城区、新兴县、郁南县,代管罗定市。[1]1996年1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云城区分设云安县,同年7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至此,云浮辖云城区、云安县、新兴县、郁南县,代管罗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