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去乌鲁木齐旅游的交通是十分方便的,当地地窝堡国际机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枢纽机场之一,开通通往各大城市的国内航线和国际航线。坐飞机往返乌鲁木齐是最快捷的方式。乌鲁木齐火车站有开往全国各地的列车,以及完整的公路网。
乌鲁木齐目前只有一个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位于乌鲁木齐市郊西北地窝堡,距市区约18公里。乌鲁木齐机场疆内航班通达的城市有库尔勒,喀什,和田,克拉玛依,阿勒泰等。国内干线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敦煌,兰州,西安,哈尔滨,青岛等。国外与阿拉木图,塔什干,莫斯科,新西伯利亚,伊斯兰堡等大中城市通航。
乌鲁木齐有火车南站和火车西站两个火车站,目前国内共有11个城市开通直接往返于乌鲁木齐的火车,如果从像西宁,沈阳等没有直达火车的城市出发,可以从北京、济南、郑州、兰州等地中转。另外,从乌鲁木齐还有直发蒙古国的班次。
新疆的公路交通网较为完整,由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全自治区各地州市。以乌鲁木齐为起点的主干公路有:乌鲁木齐-伊宁线(312国道)简称乌伊公路; 乌鲁木齐-喀什线(314国道)简称乌喀公路;乌鲁木齐-哈密线(312国道)即兰新公路西段。
旅客可在军供客运站、南郊客运站、明园客运站、北郊客运站、碾子沟长途汽车站搭乘长途汽车前往目的地,车型主要有普客、快客和卧铺之分。
对于时间精力都比较充裕的游客来说,自驾是一种非常到位的旅行方式。但由于新疆的道路状况和自然气候,自驾会面临很多问题,对驾驶员和车辆都是种考验。自驾时应该注意避免驾驶员疲劳驾车,车辆长时间运作造成灵敏度下降,各种特殊路段的驾驶,各种交通法规等。
【注意】
①外地车辆(非新A牌照)进入乌鲁木齐需要缴纳进城费,费用为每天7元。办理地点设在:北郊服务区售票点(河滩路由北向南北郊服务区辅道)、燕北三环平交路口(河滩路由南向北燕儿窝加油站向北50米处)、红山路缴费大厅(红山路进河滩路路口处)等。
②自驾经过南北疆的许多地方时应当注意,只要有人烟的地方路面上标有禁止超车的实线,即使前面是个拖拉机,你也必须慢慢跟着走,否则会有交警罚款。其次,在傍晚的时候,必须开车灯,任何一个灯不亮都会招致处罚。
乌鲁木齐当地交通
公交
乌鲁木齐的公交线路已经很完善,除了有开往市区各个位置的公交线路,还有三条BRT快速公交线路,票价统一为1元,晚22:00后调整为1.5元。
出租车
乌鲁木齐的出租车数量比较多,但是高峰期难免遇上打车难的情况。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公里以后1.6元/公里,1.8元/公里。司机几乎全是汉族,所以交流没有问题。有时候在路边等出租车时会碰到私家车停下来问是否打车,在一些商业中心或者黄金路段会碰见“黑车”,起步价为10元,价格按照路程长短商量,建议第一次来乌市的旅客还是乘坐打表计算的出租车。夜里出城司机都会拿你的身份证到路边检查站去登一下记,这是正常的。另外,晚上男士不能坐前面的副座,这也是乌鲁木齐市出租车的规矩。
乌鲁木齐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维吾尔族式的、蒙古族式的、回族清真式的美食处处可见,从烤全羊到拉条子,从酸奶子到手抓饭,真是应有尽有。此外,新疆的瓜果也深受游客青睐。
馕已成为各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之一。这是一种烤制而成的面饼,近似烧饼,或脆或软,味香适口。多以麦面为原料,也有用玉米面,辅之以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盐、糖等佐料烤制而成。还有肉馕、芝麻馕、油馕等。
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其原料主要是面粉、炼好的羊油、清油、精盐、花椒粉及纯碱等。先用水和面,并揉成软面,发上一个小时后加碱水揉好即可擀薄拉开,抹了羊油、精盐和花椒粉,边擀边抹边卷,然后拧成一个塔状,摆在笼里蒸上半小时即成。
做法是将羊肺子和羊大肠洗净,将和好的面用水洗出面筋,呈糊状加油和盐,灌入面肺内,然后扎紧气管,放入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米肠子是用切碎的羊肝、羊心、羊肠油、加胡椒粉、孜然粉、精盐拌入大米,用水煮,待半小时,在肠中扎眼使之漏气,煮一小时即熟。
相传解放前期,一位内地的烹饪高手张师傅为躲避战乱,来到沙湾县落户。他在312国道旁开了一家小饭馆,以卖炒面,拌面为生,生意时好时坏。一天,一位长途汽车司机来到他的小店吃饭,随口给张师傅说:“炒面,拌面太干,你给我炒一份辣子鸡,多放些汤,再给我拉一些面拌在一起”。这句话提醒了张师傅,于是有了大盘鸡。
烤羊肉串是在特制的烤肉铁槽上烤灸而成的。烤羊肉串用的铁钎子,长30厘米,一头装有木柄。制做时,先将精羊肉切成3平方厘米见方的薄片,依次穿上铁钎,然后置放在烤肉槽上,一边用煤火烤,一边撒上精盐、辣椒粉、孜然粉等佐料,3~5分钟左右翻烤另一面,几分钟后即可食用。
美食聚集地
人民电影院美食圈
这个美食圈以电影院前面的转盘为中心,向外发散共有民主路、文艺路、红旗路、建设路,它们分别与新华北路、北门解放北路、中山路、光明路相接,在这个美食圈里,有非常多的美食店。
二道桥美食圈
以山西巷解放南路和龙泉街交叉的十字街为中心,向外分别连接人民路、新华南路、和平南路、团结西路。在这个圈里,有乌鲁木齐三家最大的美食城:大巴扎宴艺厅、二道桥美食大剧院、民街美食府。
维吾尔族妇女十分喜爱的丝绸料,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用色反差大,对比强烈。它常用翠绿、宝蓝、黄、青、桃红、紫红、桔、金黄、艳绿、黑、白等色;图案结构细腻、紧凑、严谨,色彩强烈、透明、逼真,再现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
新疆地毯不仅国内驰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其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色调鲜丽,更具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的地毯图案,在国际地毯业中也独树一帜。新疆地毯作为新疆重要的传统名贵出口商品博得了世界各地用户的好评,被称为独具一格的“东方式”地毯。
热瓦普是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民族常用的弹拨乐器。琴身为木制,音箱为半球形,以羊皮、驴皮、马皮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 热瓦甫可分为南疆热瓦甫(也称喀什热瓦甫)和北疆热瓦甫(垣坎穆里热瓦甫)。南疆的热瓦甫琴身较小,指板上缠丝弦为品,可以调换和移动品位,音色铿锵;北疆的热瓦甫以铜或兽骨为品,通常使用五弦,音色柔和清脆。南疆喀什一带热瓦甫的琴身、琴杆和琴头上部常以兽骨镶嵌出美丽而丰富的民族图案,既是一种独奏乐器,又是非常精致的工艺品,很受旅游者的欢迎。
新疆玉雕刻厂是新疆第一家玉石雕刻专业厂家。主要采用驰名中外的和田白玉、玛纳斯碧石、哈密黄玉料,生产花瓶、乌鲁、花卉、人物等仿古器皿及各种首饰佩件等。产品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国及港澳地区。
购物天堂
民街
坐落于乌鲁木齐市龙泉街中段(山西巷)的新疆民街是目前西北规模最宏大、民族风格最鲜明、文化特色最浓郁的民族风情一条街。这里汇聚了新疆15个地、州、市的文化、风情、餐饮、特产等。
纯净的天山天池,灿烂欢笑的维吾尔族姑娘,激情的乌鲁木齐为你打开走向西域的大门。
最佳旅游时间
秋季最佳。瓜果香甜,更有五彩的美景。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红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国际大巴扎;D2.天池。
注意事项
1、乌鲁木齐昼夜温差较大,达到10至15度左右,要注意防寒保暖。5、6、9、10月应带上毛衣、外套或风衣等。4月以前和11月以后前往,则必须穿厚呢大衣或羽绒服等御寒服装,尤其是去天池过夜、游南山牧场、登一号冰川、游喀纳斯湖、去巴音布鲁克草原等。
2、新疆是水果之乡,到新疆吃水果是一大乐事,但千万不要在吃完水果后再喝热茶,以免造成腹泻。
3、特提醒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冲洗等都不大方便。
4、在新疆,人们在市场上购物一般习惯用“公制”,比如在秤量物品重量时用“公斤”。
5、新疆是多种少数民族地区,宗教色彩浓厚,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吃猪肉等,这是他们在生活中最大的禁忌,绝对不可以冒犯。
6、在新疆旅游,一定要咨询在新疆旅行社工作的专业人士,千万不可自行前往或自己租车旅游,因为新疆旅游不可预测因素太多。
7、乌鲁木齐时间与北京时间有2小时的时差,到了那边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人们一般在上午10点才上班,下午2点左右吃午饭,晚饭则一般是到八九点钟才开始,那时天还没黑呢。
乌鲁木齐自古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这里既有现代,又有民族,既有书画,又有歌舞。穿梭在这个不大的城市,凡似于庆典等活动的地方, 到处是手鼓和吹奏的声响,舞蹈如花一样地开放,具象的异域会突显出来。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乌鲁木齐深处大陆腹地,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7.3℃,年平均降水194毫米,年平均日照2775小时,无霜期为105-168天。最暖的七、八月平均气温为25.7℃,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15.2℃。
历史文化
清王朝,雅霍甫是塔吉克族的一个冒险家,后来成为了喀什噶利亚王国的首领。
清朝时期,经过始于17世纪与准格尔帝国的长期战争,政府逐渐夺回了新疆东部地区的控制权。1755年,清政府攻打了伊宁,并擒获了准格尔可汗。接下来的两年,清军又摧毁了准格尔可汗的残余力量,并派汉族人和回族人在新疆建立起了殖民统治。
准格尔部落再一次残酷的种族灭绝战争中逐渐消亡。有一年冬天,魏源将现在新疆北部荒凉的景象描述作:“千里之内空空荡荡,毫无人烟。”据估计,当时约有1百万人遭到了屠杀,经历了许多代人才得以恢复。
准格尔在经历了战败和种族灭绝之后,清王朝企图将新疆地区分为四个代理可汗,分别隶属于四个部落首领。与此类似,清朝将自己的成员培养成为和卓宗族,以统治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区以及天山南部地区。然而,1758年-1759年当地反抗这一统治手段,并且打破了天山北部和南部的统治方式。与最初的意志相反,清政府被迫建立了一支直系军队对准格尔(新疆北部)和塔里木盆地(新疆南部)进行统治。满族将整个地方的统治交给了伊犁将军,他是距伊宁西边30公里处惠远堡垒的首领(因此称为“满族Kuldja”或伊犁)。
自1759年在此地建立农场之后,“尤其是在乌鲁木齐附近,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人烟稀少。”子1760年至1830年该地区又开设了很多农场,新疆地区的中国人口也迅速增长到了155000人。
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帝国开始沿着清朝的整个北方边界对中国进行侵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于东以及中国其他的叛乱活动严重的削弱了清政府在边远的新疆的守卫能力。1864年穆斯林族的中国人(回)和维吾尔族的中国人在新疆造反,随后又在甘肃和山西往东一带开展了一些列连续的穆斯林叛乱活动。由于新疆地区所有的非穆斯林人口都被看作是异教徒和敌人而被杀害,叛乱导致的结果十分的雅霍甫残忍,同时也推翻了清政府在该地区建立的政权1865年,浩罕的可汗附近的军阀——雅霍甫,经过喀什葛尔进入了新疆,并且在接下来的六年里几乎占领了整个新疆。1871年,俄罗斯趁着战乱夺去了伊犁河谷,包括伊宁。随后,清政府至保留住了一些要塞地区,包括塔城。
雅霍甫的政权一直持续到左宗棠将军为夺回该区域为止,大约是清朝的1875年至1877年间。1881年,清政府通过外交协商重新接管了伊宁地区(圣彼得堡条约)。随后,清政府建立了新疆省(“新的边疆”),正式在该地区建立了政权,并放弃了之前“回疆”或是“穆斯林地”的名字。
中华民国以及东突厥第一共和国
东突厥第一共和国的旗帜曾短暂的飘扬在喀什葛尔附近的区域,企图宣布独立。
1912年清政府被中华民国政府取代。清朝新疆地区的最后一个官员——袁大化也逃离了新疆。他的一个下属杨增新接管了这个地区,并在同年的3月份加入了中华民国。通过圆滑的政治手段以及平衡各少数民族之间利益的能力,杨增新直至1928年都统治着该地区。
20世纪30年代初,金树仁为了反对杨增新的统治,在新疆各地去发起了很多反对活动。穆斯林国民党军第36师(国民革命军)在喀什葛尔战役中(1934年)击败了东突厥第一共和国的土耳其穆斯林军,并且一直走到了民国的尽头。在新疆战役中(1937年),整个新疆省都在东北军阀盛世才的控制之下直到20世纪40年代。
东突第二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东突第二共和国(第二ETR,也被称为是第三革命政权)存在于1944年至1949年间,由于苏联政府的支持位于新疆北部的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犁、塔尔巴哈台、阿尔泰地区)。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标志着东突第二共和国走到了尽头。
东突第二共和国是新疆的革命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内的一支活跃的组织;当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以后,东突第二共和国积极的加入并热烈欢迎了这支队伍,这正是大家所熟知的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建立了自治区,取代了之前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