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太原只有一个机场,即太原武宿机场。地处太原南郊的武宿,距离市中心仅15公里。现已开通国际国内航线43条,每周除固定班机飞往北京、武汉、西安、成都、深圳、厦门、大连等地,还有直飞香港的航班,并陆续开通了至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的国际航线。
太原是京原、石太两条铁路线的终端和太焦线的起点,境内有石太线、南北同蒲线、太焦线、京原线、太古岗线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连接着北京、上海、西安、成都、包头等数十个大、中城市,途经和终点在太原的快车每天有20多列。
太原位于晋中,公路系统完善,以太原为中心向外辐射。大运公路、太长、太石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方便了太原的长途客运。太原市内目前有5大长途客运站,分别为省长途汽车站、客运东站、客运西站、建南汽车站以及迎宾汽车站。
太原当地交通
公交
太原道路宽阔,市内公交车线路完善,交通顺畅通。目前所开通的67条公交线路能够到达市内各个区域,非常方便,各景点间的交通也很便利,公交车的运营时间为6:30--22:00,大部分车次的票价为1元,少数路程较远的为2元,郊县车则分段收费。
出租车
太原市内的出租车24小时随处可以找到,非常方便。市内一般会严格按照计价器收费,计费标准为:起步价8元/3公里,以后1元/公里。
头脑为汤状食品,有“八珍汤”之称。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既醇香唯美,又具有滋补、活血的功能。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都有头脑上市。
榆次灌肠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制成;白灌肠不用猪血,故呈灰白色。蒸制而成的灌肠呈半透明状,不粘不连,软而坚韧,富有弹性。佐以醋、蒜汁食之,入口爽利而筋道,味烈,素淡开胃。既可冷食,也可热炒,别有一番风味。
太原的著名风味小吃。用精粉做皮,以肥羊(牛)肉为主料,加适当的大葱、生姜、香油、桂皮,配以砂仁、豆蔻、白芷、陈皮等十多种中药材,具有增香、除膻、开胃、助消化之功能。并且肥而不腻,鲜香可口,营养丰富。
驰名三晋的美味佳肴。用猪肉、牛肉或羊肉、小米及各种作料煎煮而成的,肉味纯正,软烂可口。阳城肉罐肉不仅制作工艺独特,味纯喷香,最特别的是制作中所用到的罐子还兼有工艺美术品的特质,深受人们的喜爱。
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称为飞刀削面。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吃起来内虚、外筋,柔软光滑,容易消化。
美食聚集地
食品街
食品街可谓是太原最繁华的小吃街之一了,在这条几百米长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遍布各种饭店、酒肆、有饺子馆、凉皮店、烧梅店等,各种连锁美食的总店都在这里,不可不看,不可不尝!
是太原独有的水果之一。7月下旬成熟。近年来,苹果市场疲软,而大红的价格却逐年上扬。它以其颜色鲜艳、外观漂亮、口感脆甜、上市早等特点而独领风骚。
五加皮为山西特产的中草药,主产地分布在晋西北、晋中地区和太原北郊阳曲等地。五加皮的药用价值很高,能够健脾化湿,理气消肿,对缓解头面肢体浮肿、腹部胀满、气喘气急、小便不利等症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你来太原,一定要品尝下山西特产——平遥牛肉,它以色泽红润,风味独特,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绵香可口而闻名于世。平遥牛肉丝纹络清晰可见,外观十分诱人。吃起来肉质鲜嫩,浓香扑鼻,咀嚼不费齿力。刚出锅的牛肉,刀不切味不出,而只要用刀一拉,顿时浓郁的肉香便扑鼻而来,令人口舌生津,唾涎欲滴。
购物天堂
钟楼街
钟楼街是太原久负盛名的古老商业街,并不宽敞的街道两,林立着各种小店,也有大型购物商场穿插其中。虽然商品的种类很大众,却很贴近太原人的真实生活。另外,这里紧邻太原著名的食品街,购物之余还能品尝美食。
交通:乘坐 866、104路内环公交车, 在 【宽银幕站】 下车。
一座龙城宝地,兵家必争之地,岁月重新雕琢的古老石窟,中国的面食之都,在各种美食与历史遗迹中领略这座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皆宜。太原市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晋祠——天龙山石窟;D2.双塔寺——山西博物院——崇善寺。
注意事项
1、带个小药包。 外出旅游要带上一些常用药,因为旅行难免会碰上一些意外情况,如果随身带上个小药包,做到有备无患。
2、尊重当地的习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许多少数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忌讳。俗话说:"入乡随俗"。在进入少数民族聚居区旅游时,要尊重他们的传统习俗和生活中的禁忌,切不可忽视礼俗或由于行动上的不慎而伤害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3、注意卫生与健康。 旅游在外,品尝当地名菜、名点,无疑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享受,但一定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切忌暴饮暴食。
4、警惕上当受骗。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小部分偷、诈、抢的坏人,因此,"萍水相逢"时,切忌轻易深交,勿泄"机密",以防上当受骗造成自己经济、财物上的损失。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太原市的气侯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约9.3℃。冬季晴朗、干冷;夏季炎热,日温差大。太原春季日照强烈,风很大,且由于当地产煤丰富,所以风中常带有黑沙。春夏时节到这里旅游,太阳镜、帽子是必不可少的。戴隐形眼镜的朋友更要特别当心。
历史文化
太原是历代古都,最初由赵简子于公元前500年左右建成,当时称作晋阳。秦朝时改名为太原。这里是帝王故里,最有名的当属唐朝时期皇帝的李世民和他的父亲李渊,即唐高祖。这里也盛产诗人。在唐朝,太原是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个城市现存的最古老的建筑是圣母殿,位于晋祠之中。它最初建于公元1023年,于1102年改建。太原于公元前453年和公元969年遭受过几次洪灾的损害,公元1125年由于战争受到严重破坏。
太原修建于原来的晋阳古城原址,晋阳在战国时期时赵国的战略中心。公元前221年秦国灭赵后,设置了太原郡,郡治晋阳,一直延续到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在汉朝后期,晋阳作为并州的治所。
在公元六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太原一直作为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佛教的中心。新城在公元562年建成,后来在唐朝时期公元733年与老城连在一起。从那时起直至唐朝中期,石雕庙宇的建设一直在持续, 就位于现在太原西南边的天龙山上。唐王朝的缔造者从一开始就以太原作为帝国征战的基地,充分利用当地的贵族提供的支持。它后来成为唐朝的北都,并发展成为军事重镇。
老城位于太原镇,它的东边几十公里就是现在的太原市。公元960年宋朝攻下之后,宋太祖下令毁城。在982年,一座新城崛起于汾河岸边。公元1059年宋朝恢复太原府建置,府治太原城。公元1107年太原成为河东省(陕西省北部)的行政中心。直到元朝灭亡之前(1368年),它历经名字和地位的变化,但仍保持其地区行政首府的职能。明朝(1644–1911)初期,更名为太原府,并沿用至1912年。明朝时期,太原于公元1568年重修城墙。在明朝和清朝时期,它一直是陕西省的省会。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更名为阳曲,并一直沿用至1947年。
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山西巡抚将77名传教士押解至巡抚衙署西辕门一并杀死。此为“西辕门灭洋事件”。1907年 ,太原因修建到河北石家庄的跌路而位置的重要性凸显,该铁路位于北京到武汉的铁路线上。在19世纪,商人和当地的银行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银行的兴起导致了这种的体制的迅速瓦解,也给山西和他的省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发展成一个重工业基地,地位摇摇领先(最著名的是钢铁);煤炭产量惊人;太原也是工程中心,出产水泥,拥有化工产业;同时也是教研中心,尤其在科学和应用技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