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位于沈阳市东陵区桃仙乡,距沈阳市中心约22公里,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为辽沈中部城市群(沈阳、抚顺、本溪、辽阳、鞍山、铁岭六市)的共用机场。沈本高速公路有支线直通机场。以机场为中心,到周边各大中城市的车程均为1小时左右,并通过高速公路与城市形成辐射连接。沈阳始发的多条国内航线,每天都有航班飞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国际航线包括通往日本、韩国、德国、法国等地的航线。
沈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沈吉、沈丹和沈抚等多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在沈阳市城区主要有两座客运火车站,即位于和平区与铁西新区分界线上的沈阳站,以及位于沈河区和皇姑区的分界线上沈阳北站,公交还通浑南 沈北 于洪 东陵 苏家屯 等其他区域。沈阳北站和沈阳站之间距离4公里,都有多路公交车来往于城区之间。
沈阳境内公路网络非常密集,101、102、202、304国道在此交汇,沈大、京沈、沈哈、沈抚、沈本五条高速公路和沈阳过境高速公路形成了一环五射的高速公路网。沈阳至北京、营口、大连、长春、哈尔滨、鞍山、锦州、抚顺、本溪、丹东等地都已开通了高速巴士。沈阳市内现有公路客运站十多个。
沈阳当地交通
公交
沈阳市现有公交运营线路140多条,营运车辆三千多台,可以通达城区中的沈河区、皇姑区、铁西区、和平区和大东区,市内公交大巴多为无人售票车,一元一票制,需自备零钱。
出租车
白天:8元起车价,超3公里每550米加1元,超15公里每370米加1元。
夜间及空调:9元起车价,超3公里每500米加1元,超15公里每340米加1元。
地铁
现在沈阳地铁已开通2条线路,1号线贯穿东西,2号线贯通南北,途经沈阳主要景点北陵、故宫及繁华商圈中街、太原街等,非常便利。票价起价2元,全程4元,可在各站点办理一卡通(与公交不通用)
沈阳的美食佳肴历史悠久,制作精湛,在满族菜肴基础上,借鉴和发展了传统宫廷的精良技术,又荟萃了中国名菜之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白肉血肠”也成为辽宁和吉林两省特有的满族传统名菜。它的特点是:肉香满口,鲜而不腻,红白相间,色彩艳丽。
李连贵熏肉大饼于1842年创制,创始人李连贵得老中医指点,承袭了其祖传的中药熏肉秘方。在老人的指导下,李连贵对配药、选肉、切肉、养汤、和面、火候等工序进行了潜心研究。熏肉肥而不腻,大饼外酥里脆,称美味!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它的独到之处就是调馅、制皮。 调馅:先将肉馅煸炒,后用鸡汤或骨汤慢喂,使汤汁浸入馅体,使其膨胀、散落、增加鲜味。
沈阳主要的购物场所集中在中街路和太原街上,这里有最时尚,最繁华的百货公司,如沈阳兴隆大家庭,沈阳卓展购物中心,等等。沈阳的西塔街则是朝鲜族风情一条街,可以买到许多朝鲜族及韩国的特色产品。
不老林糖是沈阳人引以为傲的老字号特产,包含了几代人的甜蜜的回忆,是逢年过节必备的糖果之一。优质精细的选料、奇妙甜美的口感、精美独特的包装,这些都是不老林糖的标志。不老林糖果上面印有产品发明人、被誉为“北方制糖大师”的林瑞丰的肖像,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商标史上第一枚以个人肖像作为图形的注册商标。多年来,“不老林”糖果俏销全国各地,许多沈阳人如果到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留学工作、探亲访友,也都要带上几袋家乡风味特产“不老林”。
采用优质高梁为原料,小麦大曲做糖化剂,用人工老窖,长期储存,自然烤熟,精心勾兑等方法酿成。酒质清澈晶莹,芬香浓郁、入口甘爽醇正,饭后余香不尽,是历史悠久的特产。
是以天然大理石为主,并以枯石、玛瑙、汉白玉、金星石等彩石为原料,运用大理石各种彩石的自然形态特征、纹理脉络和丰富的色彩,汲取古代壁画艺术制成的石质画工艺品。羽毛画:采用大自然中各种禽鸟的羽毛,经过剪、拼、叠、镶及热压成形,组合粘贴等巧妙工艺制成。沈阳市羽毛工艺厂首创羽毛画工艺,以“清秀淡雅,格调新颖”而闻名于世。制作的古典人物栩栩如生,花鸟更是绚丽多彩。羽毛画是旅游纪念和馈赠佳品,现在的沈阳羽毛画远销国外。
购物天堂
中街
中街商业步行街是沈阳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始建于清太祖定都盛京的1636年,因其位于沈阳古城中央而得名。在千米长的中街两侧林立有200余家商业、餐饮、文化娱乐场所。在街道的两边,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了集商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街区。除了购物,这里也靠近多个景点,如清沈阳故宫、张氏帅府等。
太原街
太原街商业步行街位于沈阳市的中心地带,全长3950米,是沈阳市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区。这里拥有大型综合百货商店、专业商店、露天市场等商业机构,是集商业、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社区。中兴-沈阳商业大厦、和平商场、中山大厦商场等众多大型购物场所都在这里。此外,年轻人可以去逛逛太原街的地下商场,衣服新潮且便宜
漫步故宫,探秘帅府,静静感受昔日皇城根儿底下的东北味儿,细细体味这东方鲁尔的美丽与沧桑。
最佳旅游时间
秋冬较宜。秋日天高气爽,冬季雪花缤纷,是游览沈城的好季节。
建议旅游天数 5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沈阳小南天主教堂;D2.沈阳北陵——辽宁省博物馆;D3.东陵公园——棋盘山——沈阳怪坡;D4.沈阳植物园;D5.方特欢乐世界。
注意事项
1、辽宁省冬冷夏暖,雨量集中,春季短促多风。是东北地区太阳辐射最强、热量最高、风力最大、降水量最多的地区。
2、辽东山地丘陵区降水丰富,为湿润地区。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省境西北部降水量较少,易发生春旱。
3、冬季出游保暖层最好的选择是羽绒服。在选择时要注意,羽绒服的面料越轻薄越好,并且在折叠时能叠的越小越好,另外最好再穿一件防风背心,增加保暖效果。游客可在当地购买羽绒衣裤、羊毛衣裤,价格便宜不说,且厚实耐寒,此外,带上一套帽子、围巾加手套即可万无一失。
4、手套的选择有三个要素:保暖;防风防水;耐磨。如果要上雪山,千万记得带副鸭绒手套。
5、春节前後室外气温达到了零下十几至二十几度,由於气候乾燥,室内及旅游车多有暖气,所以感觉上并不冷,基本上一件羽绒衣,两件毛衣,一条棉毛裤,除吉林滑雪场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应付,但是脚的保养十分重要,最好有一双毛靴,鞋底要厚,而且要防滑。如果买不到可一到辽宁立即购买。一般不要穿皮鞋到辽宁旅游。
6、晚上一般没有大排档宵夜,一般商店在下午四点关门。所以游客需带一些巧克力之类的方便食品,以补充热量。
7、旅游装备:最好戴一副太阳眼镜,以防雪光耀眼。帽子、手套、围巾是必备品。
8、辽宁气候乾燥,加之室内都开暖气,晚上就寝前在床头放一杯水可增加房间的湿度。
9、室内外温差很大,冷热交替,极易感冒,所以最好带上感冒药之类的药品。
10、在气候严寒、干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干裂,注意带上润唇膏或润肤品。
11、温度过低时专业相机的快门会冻得开不了,所以,如果带上专业相机,一定要注意机器的保暖。
12、有幸到当地人家中做客,可以试着在炕上用餐,非常有意思,如果睡在炕上的话,很容易“上火”,起床后应多喝开水,多吃水果。
沈阳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业基础及科技实力,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交通网络成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区之一。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3℃,最高,7月份平均气温24℃;最低,1月份平均气温 -8.5℃。春、秋季短,温差大。雨季主要在春夏与夏秋之交,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艺术
【传统建筑】
沈阳故宫是在清军入关之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及清太宗皇太极所兴建的皇宫,其始建于公元1625年,在当时被称为盛京皇宫,清世祖福临便是在此即位并称帝。沈阳故宫是至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今已被设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是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仅存的两大完整的明清时期皇宫建筑群是由北京、沈阳两座故宫所构成,其中沈阳故宫在2004年7月1日,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的扩展项目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并以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条件,以及浓厚的满族建筑风格而区别于北京故宫。
【当代建筑】
张氏帅府是清末民初时期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其坐落于沈阳市的沈河区,又被称为大帅府及少帅府,总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四周由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所围,分为东、西两院,都有着风格迥异的建筑特色。在花园的北面,有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这里曾作为他的公署。一楼作为接待中外要员的会客场所,用于商定军机大事;二、三楼是其办公以及居住之用。在一楼正中的会客厅,陈列着两只老虎标本,因而称为老虎厅,这里便是当年张学良将军处决杨宇霆和常荫槐事件之所。这里的建筑既传承了中国民间的传统风俗,又突显了东北、特别是辽南的风土习惯。作为帅府内宅的第三院落,现在被设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业绩展览》的展厅。
【传统艺术】
沈阳的“面人汤”在民间雕塑艺术发展历史中一直与北京的“泥人张”齐名。面人通常又叫江米人,是一种特殊的又具有传统特色的中国民间艺术。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汉朝时候就有了雏形,但是直到清代才逐渐发展成为深受大众喜爱的面塑艺术。制作面人的主要工具包括竹签、箔铁片子以及剪刀等。制作材料是由精制的面粉以及糯米粉再入防腐剂后,用开水揉成的面团。根据创作的需要,放在锅内把面团加温后,分别加入各种不同的颜料,这样制作出来的各种面人形象,放上百年都可以保持原样而不变质。
【传统戏剧】
沈阳评剧以前叫作蹦蹦戏、落子戏,还会称其为平腔梆子戏,简称为平戏,正式被命名为评剧是在1935年。评剧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戏剧种类,后来逐渐流传到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成为了一个不但包含了浓郁民间传统文化,而且又体现出现代审美观念的新兴剧种。在评剧发展的早期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逐渐丰富。其表演虽然融合了梆子和京剧的身段、动作以及唱腔,但至今仍然保留了自由活泼的民间小戏特点,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成兆才作为评剧的创始人,同时也是评剧的第一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马寡妇开店》、《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都已经成为了评剧的经典保留剧目。
历史文化
沈阳,辽宁省的省会,可以追溯到7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个城市在它的成长时期经 历了好多不同的名字,公元前206年的侯城县,辽金时代的沈州,到了1297年改名沈阳。
沈阳的辉煌始于1625年,当满族的“龙虎将军”努尔哈赤推翻明朝,加冕沈阳为中国的新都城。为了庆祝这个日子,努尔哈赤将沈阳重新命名为盛京。然而,奇怪的是,这个城市更为人所熟知的是它的满族名字奉天。
为了彰显沈阳的突出地位,沈阳故宫于1626年建成。和北京紫禁城的形式相似,沈阳故宫拥有300间房间和2个大型庭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满族人还不满足。1644年,他们入关占领北京建立了清朝(1644-1911)。作为对沈阳的小小安慰,清政府将沈阳作为北京的“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