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河豚具备“长江三鲜”的鲜明特点:食肉性、江海洄游、肉嫩味鲜是鱼中极品,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亦相当深厚。其营养丰富,保健功效独特。
南通盛产的文蛤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古代曾列为贡品上献朝廷。文蛤肉有爆炒、煨汤、烧烤、生炝等多种食法,铁板文蛤,金钱文蛤饼等为南通名菜。
主要原料是竹蛏,配以竹笋爆炒而成。竹蛏主要产于如东滩涂,秋冬季节到清明前后收获的竹蛏体肥味佳。
以南通南部的狼山命名,原名"岔河山鸡""马塘黑鸡"。现到狼山游览的游客一般都会特意品尝美味的狼山鸡。
南通跳面,又叫“曹顶面”、“切面”或“小刀面”。由于加工工艺讲究,外观粗细均匀,条长爽滑,柔韧有筋,因而久煮不糊。食时,韧而不硬,耐嚼有味。
蓝印花布,是传统的镂空版白浆防染印花,又称靛蓝花布,俗称“药斑布”、“浇花布”,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最初以蓝草为染料印染而成。蓝印花布用石灰、豆粉合成灰浆烤蓝,采用全棉、全手工纺织、刻版、刮浆等多道印染工艺制成。
西亭脆饼始于清朝光绪在位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西亭脆饼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具有酥甜香脆、美味可口的独特风格。
如皋火腿是如皋市最负盛名的传统名产,如皋火腿更是火腿中的极品,素有“北腿”之称!如皋火腿形似琵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素以色、香、味、形“四绝”闻名于世。
通派盆景是南通的特色盆景。通派盆景的显著特色,是选用尖短小叶罗汉松为材料,攀扎成“二弯半”的格局,即主干攀成二弯半,每个弯上有三个主枝,每枝又扎成扁平如云的片干,看上去形象如狮,端庄稳重,像是一幅立体的画,深得人民喜爱。
狼山、濠河、张謇,如此一山一水一人构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
最佳旅游时间 春季最佳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南通博物苑——狼山——濠河;D2定慧禅寺——水绘园。
注意事项
1、搭车时请勿任意更换座位,头、手勿伸出窗外,上下车时请注意来车方向以免发生危险。
2、贵重物品请放置酒店保险箱,如随身携带,注意保管,切勿离手。
3、出入酒店房间请随手关门,勿将衣物披在灯上或在床上抽烟,听到火警铃响,请由紧急出口迅速离开,切勿搭乘电梯。
4、外出旅行,注意身体健康,切勿吃生食、生海鲜、已剥皮的水果,不要光顾路边无牌照摊档,防止暴饮暴食。多喝开水,多吃蔬果类,少抽烟,少喝酒。
5、搭乘快艇,漂流木筏,参加水上活动,请按规定穿着救生衣,并遵照工作人员的指。
6、海边戏水,请勿超越安全警戒线,不熟悉水性者,切勿独自下水。
风土人情
气候特征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海洋性气候 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比较短。南通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梅雨、台风、暴雨、寒潮、高温、大风、雷击、冰雹等,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按近3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2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且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常年雨日平均120天左右,6月~7月常有一段梅雨。
历史文化
11世纪中期,东布洲的连陆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三次沙洲大并接。唐初到五代,长江口有东沙、西沙、东洲、布洲等沙洲,西沙又称顾俊沙。东洲与布洲是五代初长江口的两个较大的沙洲。东洲和布洲并接后称东布洲,东布洲与顾俊沙及一些小沙洲合称海门岛。东布洲与大陆连接后,长江北岸砂咀扩展到现在的启东市的东部一带,古称宋蓼角嘴,现在南通市的东部范围大体形成。
元末到清初,通州东部江岸发生大规模坍塌。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从通州余西到余东一线以南的长江中,一个个沙洲纷纷出水。18世纪中期建立海门直隶厅,此后,海门厅及其以东、以南的沙洲,逐步与通州大陆连接,这是南通成陆史上的第四次大并接。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南通的境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