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作为河南特色小吃,烩面在不同城市也有所不同。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按配料不同可分为:羊肉烩面,牛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等,有着悠久的历史。
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且价格便宜,2-5元不等。
烤面筋如今已然在各地屡见不鲜,但漯河的烤面筋有其独特的风味。如果火候恰到好处,烤出来的面筋外焦里嫩。撒上些辣椒与芝麻,更添美味。漯河的烤面筋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单膜。将烤面筋卷在单膜里,味道真是美极了。
一般卖烤面筋的地方就有鱼豆腐。鱼豆腐烤起来味道独特。伴着些辣椒、芝麻味更是好吃的飘起来。鱼豆腐摊位主要集中在漯河新天地、美食街、文化路。
中原大地上的一座小城,如一颗尘封千年的珠宝,重新散发着光芒。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皆宜,秋季最佳。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许慎文化园;D2南街村。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漯河市位于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总地势西高东低,有少量黄土岗分布,漯河境内有大小河流81条,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沙河、澧河、颍河等,其中沙、澧河横贯全境,在市区交汇后穿越市区而过。漯河市位于暖温带南部边缘,属于暖湿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一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漯河市累年平均气温为14.7℃,7月份最热,累年平均气温为27.5℃;1月份最冷,累年平均气温为0.5℃,年日照时数2181小时,全年无霜期为216─225天,降雨量平均为786毫米。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气候温暖。
历史文化
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贾湖遗址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魏师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颍川郡治,原在阳翟(今禹州),后迁许昌。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城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
北朝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撰著《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中写道:“汝水又东南,经奇雒城西北,今南颍川郡治也,隐水出焉,世谓之大隐水。”在《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篇记载:“颍水又东南,汝水支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雒城三十里,世人谓之大隐水也。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郦道元曾实地考察了这些水道,其注准确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