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如果选择乘坐飞机前往吉林市,可以先到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然后再乘车到达吉林市。
长图、沈吉、吉舒三条铁路把吉林与长春、沈阳、哈尔滨这三个东北省会城市紧紧联系在一起,吉林还有始发北京、天津、上海、宁波、大连等城市。
吉林境内有长吉高速公路通过,从吉林走长吉高速,只要1个半小时就可到长春市。202国道从吉林纵贯而过,向北通往哈尔滨,向南可达沈阳。
吉林当地交通
出租车
吉林市出租车相对很便宜,5元起价(2.5公里以内),超过2.5公里计价1.8元/公里,打往返1.2元/公里,结账时四舍五入按元收费。一般往返于吉林市市内的话,打的很便宜。
公交
吉林的市内交通四通八达,市内公交线路、郊区公交线路都很多,可把游客送到各个景点游览区。公交车价钱最低1元,然后按照远近价格不一。
田鸡是吉林特产,含有产高的蛋白质。田鸡身上称为珍品的是田鸡油。田鸡油的传统做法是冰糖什锦田鸡油,即取田鸡身上的精华——田鸡油作为主料经发制再配上苹果、香蕉、白梨、桔子、菠萝、红果、京糕等调料制成糖糕,汤汁明亮,油如珍珠,配果似锦,色泽艳丽,口味香甜,营养丰富,滋补延年,是宴席上的佳肴。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是吉林特产的名贵补品。用吉林人参与当年母鸡经加工后,再加入适量高汤,调料上屉蒸制而成的。此菜上桌,只见参卧鸡中,鸡卧汤中,形体美观,肢态饱满。
由于松花江尤其是几百里松花湖盛产白鱼,所以吉林的酒楼餐馆都可以为顾客提供清蒸白鱼这道精美的佳肴。清蒸白鱼有二种做法,高级盛宴以食汤取其鱼汁为主,鱼肉细腻无咸淡味;另一种是以食鱼肉为主,清蒸时使汤汁侵入鱼体内,属干蒸。两种做法,均需鲜活鱼。
对于真正的“杀猪菜”,多数人的理想还只停留在“酸菜炖白肉血肠”的层面上,以为这便是东北“杀猪菜”的全部内涵了。其实,地道的“杀猪菜”,是由多种菜品组合成的系列菜的总称。
庆岭活鱼的加式烹调独具特色,加工时现从鱼塘中捞起活蹦乱跳的金鳞大鲤,然后快刀解鱼,所用调料,无非油盐姜葱之类,都不出常规,唯有“把蒿”这一味调料,是当地山间生长的野草,叶形如菊科植物,颜色和南方的艾叶相似,气味也相仿,微带药香,随着满锅的水逐渐浓缩,而深深渗透进鱼肉中去。鱼肉味鲜肉嫩,令人满口生津。
美食聚集地
福源馆
福源馆是中华老字号食品店,坐落在吉林市繁华的河南街中段,前店后厂,始建于清朝初年。经营品种现有中式糕点、西式糕点、速冻食品、肉类熟食制品、饮料冰点制品、民航食品、保健类食品、少儿食品八大类近千种产品。
红景天的应用历史悠久,两千多年前,西藏高原的人就以它入药,以强身健体,抵抗不良环境的影响。民间常用来煎水或泡酒,以消除劳累或抵抗山区寒冷。同时还防病健体和滋补益寿,因其扶正固体、补气养血、滋阴益肺的神奇功效,历代藏医将其视为“吉祥三宝”。
松花湖浪木根雕是选用吉林省松花湖浪木制成的艺术品,是江城特有的根艺资源。早在三十年代,松花江上游拦江筑坝,修建电厂,致使松花湖水位上涨,沿江林木被浸入湖中,经过几十年湖水的浸蚀冲刷、日晒雨淋,剩下的便是精华了。被浸泡在水中的木材有的随波逐流,有的潜在湖底,还有的漂浮在水面或搁浅在沙滩上,就形成了今天的松花湖浪木。
利用树皮所具有的天然形态、不同颜色与纹理,经创意巧妙组合粘贴出的各类半浮雕式图画,即为树皮画,主要以风景画为主。
参茸为中医入药的常用药,其性温、味苦、微甜。治重病、久病或大出血虚脱,脾胃虚弱、性机能衰退等。具有强心、镇静、降血糖、抗疲劳、利尿等作用。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和产地的不同,加工后人参的名称、功效也不同。
购物天堂
河南街
河南街聚集了吉林市很多大型购物商城,比如东方商场、吉林百货大楼等。此外,还设有专门旅游购物商店,在这些商店中游客可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正宗的人参、鹿茸等吉林特产,还可以买到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品。
中国唯一一个与省重名的城市,环绕的群山和回转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
最佳旅游时间
冬季最适宜旅游。吉林市四季分明,春季短暂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每年12月到翌年2月都可以有幸看到雾凇。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北大湖滑雪场;D2.松花江——雾凇岛——松花湖。
注意事项
1、1-2月吉林市气温基本在0度以下,户外活动要注意防寒,特别是头部、手足等部位;雪上光线强烈,防晒工作不可马虎;另外滑雪应戴太阳镜,以免出现雪盲现象。
2、保暖。最好穿戴质地轻柔的防寒手套和防寒鞋,这样既可防止在冰雪路上滑倒,又能在滑雪时轻便、灵活。
3、护肤。要带些油性较大的香脂类用品,防止皮肤粗糙、干裂。
4、护眼。应准备一副太阳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太阳刺伤眼睛。
5、防滑。在冰雪上行走时,膝盖应微屈,身体的重心向前倾,这样就不易摔倒。
6、御寒。由于气温较低,所需热量相应增加,可随身带些巧克力,以补充热量。另外,最好携带旅行用的保温瓶,这样可保证随时喝到热水。
7、药物。特别是感冒药,是东北之行的必备药物。
8、相机更怕冻,所以,在室外一定要注意相机的保暖,或藏于怀中,或放置暖手器于相机袋内。如有条件,最好带手动相机;从室外进入室内,切记将相机用厚布包好,或放入胶袋内保护,否则因室内外温差太大,相机会出现“反霜”现象(整部相机出满水珠)。
9、胶卷受冻后脆性较大,因此在室外拉动胶卷时,不要用力过大,否则,胶卷会很容易被拉断。
风土人情
气候地理
吉林市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燥,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而寒冷。气温受地形影响,由西、西北向东、东南气温逐渐降低。
民族
吉林市境内居住汉、满、蒙、回、朝鲜等35个民族。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鲜族现有18万人,约占吉林市人口总数的4.3%,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乐观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和集居地之一。满族有14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4%。全市有34个满族乡镇,1个满族朝鲜族乡,其中以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居住的满族人口为最多。
历史文化
吉林市原名“吉林乌拉”,为满语地名,意为沿江的城池。因明清两代为固戍边,抵御外侵,在此设厂造船,又称“船厂”。殷周时代,这里已有氏族部落。秦代以前,居住着满族祖先“肃慎人”。汉称挹娄,北魏称勿吉,隋唐称粟末靺鞨。辽代,为辽东京道所辖。后改称女真。
1115年,女真人建立金国,灭辽后,吉林为金国领地。明朝,隶属海西女真乌拉部统辖,为“乌拉国”。明万历四十一年,吉林归属努尔哈赤统治,成为后金领地。
清康熙十年(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率军,筹建吉林城。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政府调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城,吉林遂成清政府统辖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流域的重镇,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康熙皇帝于1674年东巡吉林时,巡视水师营后,挥笔作诗,名曰《松花江放船歌》。因其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故吉林市素有“北国江城”之称。民国2年(1913年),将吉林府改为吉林县。民国18年(1929年),改吉林县为永吉县,同时设立吉林市政筹备处。
民国20年(1931年)9月21日,日军占领了吉林。1932年3月1日,成立伪吉林省公署。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1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组织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吉林省政府,省会设在吉林市。
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吉林省政府从延吉市迁至吉林市。1954年9月,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往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