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首页 > 目的地指南 > 亚洲 > 中国 > 黑龙江 > 哈尔滨

哈尔滨HaErBin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
详细介绍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中国省辖市中陆地管辖面积最大、管辖总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哈尔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共和国长子”、“冰城”、“天鹅项下的珍珠城”、“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以及“冰城夏都”等美称。

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哈尔滨极地馆、防洪纪念塔、文庙、极乐寺、圣索非亚教堂、俄罗斯风情的中央大街、萧红故居等文物古迹和东北林园、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原始森林等500余处人文自然景观,与哈尔滨周边的镜泊湖、五大连池、扎龙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中国北方别具一格的特色旅游地。

哈尔滨城市指南

交通

    哈尔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所以前往哈尔滨旅游的交通非常方便。

怎么去哈尔滨 飞机 火车 汽车 轮船 自驾

飞机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原名哈尔滨阎家岗机场)距哈尔滨市区30公里,开通国内、地区、国际航线75条。

火车

    哈尔滨目前有两大火车站——哈尔滨站和哈尔滨东站,当地人称“哈站”与“哈东站”,乘坐6路车可在两个火车站之间往返。途经哈尔滨的列车多经哈尔滨站,以哈尔滨为起点或终点的列车多经哈尔滨东站。哈站和哈东站附近皆有大量公交车可乘,乘坐6路车可在两个火车站之间往返。

汽车

    南岗客运站和教化站都位于火车站附近,是哈尔滨比较大型的公路客运站,均有通往省内和哈尔滨周县区的车。此外,还有道外站、大桥站、三棵树站、龙运公路站,都有通往省内、省外的长途客车。

轮船

    哈尔滨紧邻松花江,哈尔滨港是我国八大内河港口之一,已开通哈尔滨至俄罗斯、朝鲜、韩国、清河等地的多条航线,由于季节影响,该港口每年四月中旬开航,当年十一月上旬停航。

自驾

    哈尔滨公路系统非常发达。102202221301四条国道呈辐射状通向全国各地。可根据自己所在地选择驾车路线。

哈尔滨当地交通

出租车

    哈尔滨的出租车起步价8元(3公里)以后每公里白天1.9元,夜晚2.5元,最后在以上价钱的基础上附加1元的燃油费。

公交

    哈尔滨城区内有公交线路百余条,乘坐方便。不过哈尔滨天黑较早,公交线路也停运较早,有的线路可能晚7点左右就会停运,乘坐前最好关注一下各线路的运行时间。此外还有旅游观光中巴。

轮船

    虽然松花江上已有多座桥连通两岸,不过坐船游江也是不错的体验。过江可乘坐连接市区与太阳岛的轮渡线路。哈尔滨市有连接市区与太阳岛的轮渡线路3条,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水上交通,游客可乘101102103路电车,1379路公共汽车到达客运港,再转乘游船(有索道,往返20)到太阳岛景区,行程半个小时左右。

美食

    东北菜主要以炖菜为主,菜量大,味道浓重,对于南方游客来说,口感可能偏咸。而且东北菜肴看起来粗糙,都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乱炖在一起,但口感入味,色彩明亮,来到哈尔滨,尤其是冬季来哈尔滨,一定要品尝一下正宗的东北。

美食推荐 锅包肉 杀猪菜 冰糖雪蛤 得莫利炖鱼 地三鲜

锅包肉

    经典的东北菜,色泽金黄,外酥里嫩,酸甜可口。20世纪初,道台府宴请中东铁路官员阿法那西耶夫之时,主厨郑兴文按照俄国人喜欢的酸甜口味,把中国传统的“焦炒肉片”改了口味,并根据烹调方法起名为“锅爆肉”,只是后来俄国人发音不准,逐渐传成了“锅包肉”。

杀猪菜

    原本是东北农村每年接近年关杀年猪时所吃的一种炖菜。把刚杀好的猪肉斩成大块放进锅里,边煮边往里面切酸菜,再把灌好的血肠倒进锅内煮熟。上菜时,一盘肉,一盘酸菜,一盘血肠,也有的是把三者合一,大盆大盆地端上桌来。

冰糖雪蛤

    此菜以田鸡油为主料。将田鸡油用热水焯透,用冰糖炖煮,辅以樱炖、青梅丁等。成品色泽鲜艳、甜而清香,有化痰清火之功效。由于哈尔滨靠近大兴安岭林区,为我国雪蛤的主要出产地之一,虽然名贵,但的确是好东西,高级餐厅通常上百元一钟。

得莫利炖鱼

    得莫利炖鱼因其原产地得莫利镇而得名,选用活鲤鱼或鲫鱼,佐以粉条、白肉等料,味道鲜美,鱼肉又肥又嫩,不醒不腻,是东北四大炖菜之一。哈尔滨各大小餐馆均可品尝此菜,大约35元左右。

地三鲜

    地三鲜的主要原料有土豆、青椒和茄子。菜品盘大块粗,酱味浓重,咸香诱人,是东北菜的代表作之一。

美食聚集地

老道外

    老道外有着中国保留面积最大的“中华巴洛克”建筑街区。这些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房子,具有西洋的外表,里面却藏着中式的庭院,是哈尔滨人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道外传统商市保护区从景阳街与靖宇街交口,一直向东延伸至道外十道街,北到升平街,南至南勋街。那些伴着哈尔滨人成长的老字号,等着你一个一个去挖掘。

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市最繁盛、最有规划的一条商业步行街,步行街自开通以来日接待游人20余万人次。步行街的夜晚流光溢彩,游人如织,更有一番特色,充分体现出旅游、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风格各异的西六道街、西七道街、中央商城、车辆厂住宅楼前等四处休闲区,构成了中央大街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

购物

特产推荐 哈尔滨红肠 大列巴 酥合利 俄罗斯套娃 东北山珍

哈尔滨红肠

    俄语译音为“里道斯”,采用欧式传统工艺制作。最有名气的有哈肉联红肠、秋林红肠和商委红肠。红肠要在秋林公司一楼买,不能去太早,最好是十点钟,早了就是前一天剩下的。红旗大街的商委红肠,前店后厂,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队伍很长。

大列巴

    “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为哈尔滨一绝。特点是大,有五斤之重。外壳微焦,内瓤松软可口,用酒花发酵,使其具有酒花芳香。第一次吃你可能不太习惯它酸酸的味道,但几次下来也许就真的喜欢上了那独特的酸香。大列巴的保鲜时间特别长,一般放置二十天左右不会坏。最好到秋林商厦地下食品专卖去买,其它的秋林专柜也有出售。

酥合利

    酥合利属于面包一类的食品,哈尔滨这种特产不仅酥脆香甜,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胃病患者理想的食品。此外,由于它含水少,适宜存放,是出差和旅游者喜欢携带的食品。哈尔滨各商场超市有售,秋林公司一样有很正宗的可买。

俄罗斯套娃

    与俄罗斯紧邻的哈尔滨,成为展销具有典型俄罗斯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重要“窗口”。俄罗斯工艺品商店琳琅满目,五彩斑斓的漆器、古朴典雅的锡器、工艺精湛、玲珑剔透的水晶道具,还有俄罗斯套娃等,反映了世世代代俄罗斯人的审美观和民间艺术特性。

东北山珍

    黑木耳、蘑菇、干果、山野菜等都是值得选购的东北特产,保质期较长,尤其上好的野生黑木耳,带回家食用非常美味。在哈尔滨也可以买到有“东北三宝”之称的人参、鹿茸。物美价廉,但购买时要格外谨慎,谨防假货。

购物天堂

俄罗斯商品一条街

    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俄罗斯商品民间贸易街区,主要经营来自俄罗斯的旅游纪念品,有皮毛、日用品、工艺品、服装及军用品等。外地游客来哈到这里购物,买上几种俄罗斯的小商品,如套娃、望远镜、巧克力及服饰等,留作纪念,馈赠亲友,在整条街很少有本地的特产。

小贴士

    松花江蜿蜒而过,这座冰雪构成的城市仿佛一颗明珠,绚烂在祖国的东北面,中国古老文化和欧洲文明在这里碰撞出梦幻的场景。

最佳旅游时间

    夏季和冬季最佳。

建议旅游天数   2

建议游览顺序

    D1.中央大街——太阳岛——冰雪大世界;D2.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秋林公司——果戈里大街。

注意事项

    1、哈尔滨冬天的白天时长是7:30-16:30,所以需要白天玩的要选择这个时候,商场晚上20:30就全部关门,很多公交车19:00左右就会停运。出行要趁早。

    2、绝对不要把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羽绒服外侧的兜内,不然穿的臃臃肿肿的被偷了也不知道。哈尔滨最容易被偷的地方就是火车站,秋林附近,以及服装城。在冬天,商场门口会有两个门帘,出入门帘时记得保护好口袋中的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

    3、冰雪项目或各类娱乐设施,玩之前要谈好价钱,防止被坑。与冬泳者合照有可能是收钱的。

    4、建议戴隐形眼镜,戴眼镜在哈尔滨玩不太方便,戴口罩或进入屋子时眼镜会起雾,而且滑雪时不太方便。

    5、如果有学生证一定要携带,并充分利用好。哈尔滨很多经典景点的门票都不便宜,使用学生证可以使你省下一大笔。

    6、东北地区室内外温差很大,冷热交替,极易感冒,所以最好带上感冒药之类的药品。

    7、在气候严寒、干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干裂,需带上润唇膏或润肤品。

    8、在零下几十度的哈尔滨,专业相机的快门会冻得开不了,如果带上专业相机,一定要注意机器的保暖。

文化地理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都市,哈尔滨建筑风格别具风韵,很多欧式建筑遍布市区。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125°42′~130°10′、北纬44°04′~46°40′之间,位于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哈尔滨地域广阔,土地肥沃,雨水充沛,空气清爽,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发展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经济的理想地点。这片广阔的黑土地堪称中国最肥沃的土壤,适合种植各种食用和纺织用农作物。哈尔滨位于最北端,是中国纬度最高、气温最低的大都市。哈尔滨的夏季天气凉爽,气候宜人,绿树成荫,是度假避暑的理想地方。但哈尔滨的集中降雨期集中在每年78月,所以此时出行的游客,外出观光需随身携带雨具,另外,雨大时尽量远离山体,易发生山洪。哈尔滨的冬季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虽然气候寒冷,却到处可以看到与江南水乡迥异的雪地冰天,到处玉宇琼枝。加之具有当地特色的冰灯、雾淞、各项冰雪娱乐活动,游客会充分感受到冰雪赐予人间无穷的快乐。

民族

    哈尔滨居民以汉族为主,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7%。其中,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是比重最大的四个少数民族。这些北方少数民族的衣着、饮食、生活等习俗深深影响着哈尔滨。

宗教文化

    特殊的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尔滨这座具有异国情调的美丽城市,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西文化。哈尔滨特有的历史,形成了哈尔滨多种宗教共存的宗教氛围,也形成了哈尔滨有着众多教堂建筑的城市风格。目前哈尔滨有宗教信仰的人较少,现有的宗教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东正教、道教等。

艺术

【冰雪文化】

    哈尔滨自来有冰城的美誉,她的冰灯、雪雕文化始于60年代初期,是在民间冰雪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以园林艺术为依托,以建筑和雕塑为表现手法,并于上世纪下半页,逐步发展成哈尔滨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艺术。每年一届的冰雪节、冰灯游园会成为赏冰灯、雪雕的艺术大观园,流光异彩,美景纷呈。

【食俗文化】

    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很大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现在仍有吃大馇子粥、小米饭和炖菜的食俗,受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当地人还喜欢吃黏糕、黏豆包、大列巴和红肠。

历史文化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源地,“哈尔滨”这个名字就是从满族语“阿勒锦”转化而来,意为名誉、荣誉。近代哈尔滨的兴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也是最早具有开放意识,最先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城市。100多年前,随着中东铁路把远东的核心放在了松花江畔这个小渔村,它以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了起来。仅仅30余年,商市繁华,领馆林立,中外客商熙来攘往,它转眼就变成了“东方小巴黎”。20世纪初,哈尔滨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哈尔滨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迅速由一个消费城市转变为新兴工业城市。

去了哈尔滨都想去

去了哈尔滨都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