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在空中划出一道弧形白线,面叶落入汤锅,汤滚面翻,又像银鱼戏水,煞是好看,熟练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一百多刀,每条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面条里再加入美味的汤汁和些许烂肉,放点辣椒油,香气扑鼻,诱人食欲。
凉粉里一般只放三种佐料:醋、葱盐和辣椒油。清泠泠的凉粉、红通通的辣椒油、炸得金黄酥脆的莲花豆,切成菱形嚼起来特别筋斗的豆腐干,看上去就是色香味俱佳,禁不住让人胃口大开。
大同人把羊杂割称为羊杂,当地有好几种的吃法。有些是加上粉条,有些则全是内脏加上配料就行。吃法与制作方法比较粗犷,直接放到锅里大杂烩,但是吃起来却觉得格外爽口。
是应县的一项风味小吃。传说在清代中期,应县城内有个叫于义的饭店掌柜把白面和糖稀和起来,捏成小饼放入炸麻花的油锅里炸制,后来他又试着做成牛腰形状。
阳高山区所产的杏十分有名,个大、味甜、核小、色鲜,以优质杏为原料而成的杏脯自与别处不同。杏脯作法不是很复杂,将杏去核、晒干后,就可以制成杏脯。杏脯又可分为黄杏脯和青杏脯两种,尤以黄杏脯味道最佳,色泽金黄,肉质柔软,酸甜适口。
亦称金针菜,既可供观赏,也可作蔬菜。大同黄花色泽金黄,个体肥硕,油大脆嫩,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16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成份,具有健胃、利尿、安神、生津等药用功能。大同黄花除少量在国内销售外,大部分销往国外。
产于广灵县,具有色泽金黄、颗粒均匀、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在我国北方享有盛誉。经化验,东方亮小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微量元素,对肝病、心脏病、贫血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购物天堂
大西街
大西街在大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购物街,这里商家林立,游人众多,规模较大的有华丰商场、东方大厦等,还有年轻人喜爱的专卖店、休闲用品商店等等。
四牌楼
四牌楼是大同市内另一条较为著名的购物街,四牌楼下面的小南街则是该地区的中心地段。街道两旁商场、金店、批发中心等等一应俱全,既能购到世界名表等高档商品,也可买到工薪阶层的低价商货。
曾经的九边重镇已经渐渐换上了现代都市的靓装,而遗存下来的古迹、艺术却成为人类历史无法替代的珍宝。
最佳旅游时间
5-10月最适宜游玩,大同地势较高,东南面有山岭阻挡海洋气流,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
建议旅游天数 3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悬空寺——恒山——土林;D2.云冈石窟——应县木塔;D3.华严寺——仿古街——九龙壁——城墙。
注意事项
1、大同吃饭很便宜,著名的凉粉、削面都只要2—4元,有名的饭馆有永和红旗美食城、老大同饭庄等。
2、火车站宾馆比较多,不过环境稍乱。
3、公交车基本无人售票,1元—2元,要事先准备好零钱。出租车6元起价。如果时间紧,景点之间还是包车比较快,出了火车站就会有很多司机上来问。
4、去大同旅游前,一定要充分了解要去的景点的历史故事,做好出游计划。
5、大同夏季比较干,一定要做好补水、防晒的工作。
6、春秋天的大同早晚会比较凉,所以出发前带好长袖长裤,以备不时之需,以免生病。
7、大同盛产煤,可想而知空气质量要差一些,风中常带有黑沙,所以戴隐形眼镜的朋友更要特别当心。太阳镜、帽子是必不可少的,非常时刻口罩也可登场。
8、大同饭店下班都比较早,午饭一般是13:00闭餐,晚饭一般是20:00闭餐。因此游客要协调出行时间,以免游玩一天回来后还得饿肚子。
9、大同与其他城市不同,有些景区研究生的学生证也是可以打折的!
风土人情
地理气候
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与内蒙丰镇、凉城毗邻,西、南与本省朔州、忻州相连,东与河北阳原、涞源、蔚县相接。距北京380公里,离太原352公里。大同市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干燥,夏季短暂且温热多雨,春秋凉爽,温差较大。年均气温5.5℃,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29.1℃。
艺术文化
大同是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显著的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作为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具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特点,特别是以云冈石窟、北魏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观音堂、觉山寺塔、圆觉寺塔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龙壁、明代大同府城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构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可以概括为平城文化、边塞文化和佛教文化。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著;也是都城建设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设独具特色;也是改革创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时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响深远,荫及盛唐;更是佛教中国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从平城时代开始的;同时,也开创了古都艺术的新模式,无论是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还是辽金时代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均堪称旷世精品。
历史文化
大同市,一个浓缩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都,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古人描述为:“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大同先后为北魏京师、辽金陪都、元封西京,明立藩王,清颁重镇。江山更迭,几番易名,不失“北方锁钥”;长城抗争,几番狼烟,更有“大同士马甲天下”。1438-1571年:明王朝对蒙古各族采取怀柔和亲政策,在大同三设马市,数辟月市,久立小市,应允鞑靼通贡,促进了长城内外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直到近代,大同易货贸易与通货贸易依然兴盛,吸引了全国众多的谊商巨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