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各地的满族八大碗因地产食材不一,因而菜品也不同,承德的满族八大碗基本上还是就地取材。这当中的代表还是要数乔家满族八大碗了。八大碗以了扒、焖、酱、炖、熘等烹饪手法,讲究味道厚重,八大碗应该属于满汉全席中的下八珍,这次以飞龙,鹿肉,驼峰、松雀、狍子肉等养殖野生动物代表山珍。
北方人习惯把许多面制食品统称为“饽饽”。制作方法分为蒸、烙、烤、煮几种。承德一带制作各类饽饽历史悠久。据说康熙、乾隆及后世帝王每年来避暑山庄,几乎都要吃饽饽。近年来,方便食品越来越收人们喜爱,市区内各饭店大都兼营饽饽。承德地区最受欢迎的饽饽是油酥饽饽,其特点是酥脆、松软、层多。
承德吃荞麦的方法很多,最享盛誉的当首推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镇的拨御面。拨御面的原料有白荞面、老鸡汤、猪肉丝、榛蘑丁、木耳、盐等。将煮好的面盛在碗内,浇上用老鸡汤、猪肉丝、榛蘑丁、木耳、盐做的卤即可食用。面洁白如雪,风味独特,并有开胃健脾、降低血压的功能。
银丝杂面是一种用各种豆子面和制而成的面条,是承德民间传统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承德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关内购进,售价高昂,而承德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磨成粉,轧制成杂面食用,后来杂面逐渐由民间传入皇宫、市井。银丝杂面清淡爽口,营养丰富,可消热、祛毒、开胃、降压。
美食聚集地
夜二仙居美食广场
美食广场汇集了几百种承德特色小吃,比如老字号锅贴、马三烧麦、松枝包子、小贾铁板烤肉、二条拉皮冷面、二仙居碗坨、平泉羊汤、围场烤全羊、荞面饸饹、荞面碗坨、各式烧烤等等,在这里都找得到。
塞外最璀璨的一颗明珠,曾经是清朝皇家避暑狩猎之地。壮观宏伟的皇家园林,气派而风光优美的狩猎场,承德的大气和美丽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
最佳旅游时间
夏秋季节最佳。夏季炎热,适合来此地避暑,秋天风和日丽,来此观景休闲两相宜。
建议旅游天数 2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避暑山庄——外八庙;D2.棒槌山——董存瑞烈士陵园。
注意事项
1、避暑山庄周围宾馆很多,不需要为了省门票而入住山庄内的宾馆,不仅条件差且房价贵,唯一的好处是可以领略山庄夜景。避暑山庄强烈建议请导游,或蹭听,不但能增长很多人文历史知识,也能听到各种有趣传说。
2、冬季到围场摄影要注意防冻,使用电子快门相机时要多备一些电池。夏季要注意防止突如其来的大暴雨。木兰围场早晚温差较大,除带一些保暖的衣服外,防晒霜、防风的帽子和手套也应具备,还要有一双便于登山的鞋(马靴当地可以租到)
风土人情
气候环境
承德地处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半温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9℃,年均无霜期160天。全区地貌可分为坝上高原和山地两个类型。主要山脉有燕山和阴山山脉,还有兴安岭余脉和七老图山。境内河流有滦河、朝白河、蓟运河、辽河四条水系,其支流遍及千山万壑之中。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阶梯下降,因此气候南北差异明显,气象要素呈立体分布,使气候具有多样性。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历史文化
在古代,承德就同热河(温泉)一样出名,对于西方人而言都称之为热河。它坐落在河北省的东北方,比邻北京,南邻天津,北邻辽宁和内蒙古。承德拥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燕国就在此建立了地方政权,级别就如同该区域内的郡。
从清朝建立开始,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日益重要,因此每个朝代都在这里建立了地方政权。在公元1703年,清朝皇帝康熙在这里修建了避暑山庄,而承德也因此逐渐成为了清朝一个重要的政治活动地,享受着京城第二的美誉。1723年,清政府在这里修建了热河府厅。1733年建立了承德州,“承德”这一地名也因此而流传,而在清朝时期这座城市也被誉为是第二个政治中心。此后,承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居住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繁荣发达的景象却没有持续太久。从咸丰皇帝时期一直到国民党时期,承德开始逐渐走向衰落。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建立了热河特别区。1929年,更名为热河省,承德定为了热河省省会。新中国解放以后,承德开启了它历史长河的新篇章。1955年,终于建立了承德市。1993年7月,承德实行了地、市合并。如今,承德拥有了八个县、3个区,总人口达到了3.49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