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与其他汤圆相比,毕节汤圆与众不同。个小、皮薄,并且一碗汤圆中最多可有十种不同的馅,每种味道各不相同。毕节汤圆是贵州省著名的风味小吃,深受大众喜爱。
毕节豆腐干素有“臭里香”之美称,豆腐干用炭火烘烤,佐以五香辣椒面食用,皮脆心绵,香味四溢,开胃提神。
酸菜是毕节的一大特产,青菜洗净放入沸水,煮分把钟后滤起,挤干放入坛罐内,加入沸面汤和少许“酸本”,密封七八个小时后即成。食用时加入豆汤内,再佐以煳辣椒、木姜花、小蒜叶等,味道鲜美。
鸡场豆腐之所以质称上乘,一好在水。据说,因此地属煤山地带,水中含硫,而豆中含碱,则碱硫化合,腐脑皮多。二好在做工精细。主要是取浆、点脑、包榨、薰烤。滤帕过滤取浆去渣,用传统酸汤点法,包榨、压力适度,结实不流为准。
纳雍火把鱼,是纳雍县食品中的一绝。是用柴火精工烤成的一种独特风味的干鱼。 纳雍县东南有一条流经路嘴、木城、簸落、水东、大兴厂、武佐一带的小河,由于流经之处山峦重叠,原始植被保存完好。
贵州高原屋脊,古代是夜郎文明、水西文化繁盛之境,典型的岩溶山区。
最佳旅游时间
初春到深秋,冬季山区较冷,不适宜旅游。
建议旅游天数 1天
建议游览顺序
D1.织金洞——草海——东风湖。
风土人情
环境气候
毕节地区大部分地方属北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适中。各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101.8—1780.2小时,年平均气温10 5—15.0℃ ,一月平均气温17——4.3℃,七月平均气温17.6——24.9℃,稳定通过10℃的有效积温2544.6—4617.1℃;年平均降水量848.6—1394.4毫米,月变率大,70%左右的降水量集中在5至9月;无霜期 205—297天。
当地民族
毕节地区是个多民族杂居地区,居住着汉、彝、苗、回、白、布依、仡佬等30多个民族,有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77个民族乡,使毕节地区风土人情多彩多样,民俗民风绚丽多姿。
历史文化
毕节市汉为平夷郡治,东晋为平蛮郡治,唐、宋属禄洲治所,元代建驿,明代设卫,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建县,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